三霞與雍希羽相視無言,以紫衣青年的個性,能夠如此客氣,恐怕所有人都想不到吧?
伏霞真人頗有感觸的說道:“衛先生急友之難,轉戰千裏,一身風骨,讓人敬佩。天下萬人求道,各有不同,隻有不傷天德,何有大道左道之分。令友之死,貧道深為惋惜,至於這個孩子,貧道就收下了,孩子永遠是無辜的。”
紫衣青年想起千百年來所謂正邪之爭,沒想到伏霞真人竟有如此胸懷。想說什麼終於沒有說出來。
伏霞真人仍繼續說道:“正邪之爭,自古有之,其實龍生九子,難免良莠不齊。貧道等雖是修道之人,但到底不會了卻塵念。不要說天下各派對這個孩子有所顧忌,就是我昆侖門下也難免有人有此念頭,所以此事最好隻有我四人知曉,還望衛先生體諒。”
有的時候幸福來的太快,也讓人難以接受。紫衣青年沒想到竟會如此順利,昆侖派連一句推辭的話都沒有,應該說什麼,紫衣青年愣怔了。
落霞真人此時卻開口說道:“衛先生放心,有朝一日,時機成熟,昆侖必將還這個孩子一個清白的家世。”
如果說伏霞真人的話,讓紫衣青年感激莫名的話,那麼落霞真人的話,就讓紫衣青年生出了敬仰之情。
紫衣青年明白自己護送著孩子,是因為友情,才冒天下之大不違。昆侖派,不要說收入門下,紫衣青年來的時候,隻想以自己的性命,讓昆侖派在天下人麵前表示由昆侖派看管這個孩子,保住故人的一點血脈。
誰料到自己沒有開口,昆侖就一口答應讓這個孩子隱姓埋名的留在昆侖,這是多大的一粉人情,要知道昆侖派就是把自己和這個孩子圍殺於昆侖,不但不會有損聲望,還能博得除魔衛道的名聲。
留下這個孩子已經讓昆侖冒著被天下指責的危險,而現在落霞真人的話則是紫衣青年做夢也想象不到的。
落霞真人是什麼人,言出必踐。真的讓這個孩子身世大白天下,那麼昆侖派要麵對就不僅僅是天下道門的壓力了,而是幾乎要與全天下為敵了。
紫衣青年還在沉思,雍希羽的聲音卻再次響起:“雍某於於天下無德,於本門無尺寸之功,愧對先師,今日適逢其會,當附驥隨尾,略盡綿力。”
雍希羽身為長歌書院四大供奉之一,此話一出,無疑表明自己的立場,也表明了長歌書院將會與昆侖共進退。對於這個事情的嚴峻,雍希羽的決定無疑是個天大的承諾。
紫衣青年站起身來,一揖到地說道:“衛某從未給人行過如此大禮,各位高誼衛某當畢生銘記,結草銜環以報。”
三霞與雍希羽連忙起身還禮。
伏霞真人一笑,說道:“衛先生言重了,天下大道,人間大義,貧道等隻是上體天心而已。”
也許引鳳林中所有的人都沒有想到,他們今天的決定,將給整個天下,給三界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天數。
正是:從來看破紛紛亂,一點靈台隻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