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戰部隊奪取硫磺島(1 / 1)

美國陸戰部隊奪取硫磺島

1944年10月13日,美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出指令,在結束菲律賓群島的戰役後,預定1945年1月在小笠原群島至硫磺群島一線占領一至數處;在3月占領硫磺群島一至數處,為在日本本土登陸創造條件。

此外,美軍在北太平洋方向還不斷地對千島群島的日軍基地實施航空火力襲擊,從北方牽製日軍。

1945年年初,在盟軍控製了菲律賓群島大部後,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處境急劇惡化。

為了挽救敗局,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和日本大本營陸海軍部相繼發布了“帝國陸海軍作戰計劃大綱”和“決戰非常措施綱要”,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從中國和南方資源地獲取戰略物資;在國內要不惜一切手段加快重要軍事物資的生產。

同時,確定下一步的作戰重點是挫敗美軍繼續向日本本土的逼近,確保中國的台灣、小笠原群島和南千島群島等日本本土前島嶼的安全,為日本本土的防禦創造條件。

日本大本營要求陸海軍在上述島嶼的作戰中,以持久作戰拖住美軍,消耗其實力。

與此同時,在外交上日本開始與蘇聯接觸,企圖使蘇聯不參加對日作戰,同時企圖通過蘇聯的外交斡旋尋求與盟軍妥協的可能性。

自1944年6月底至1945年2月上旬,美軍憑借其強大的海空力量,對硫磺島進行了長達6個月的火力襲擊。

在登陸的前3天,美航母特混編隊還對日本本州及東京進行了空襲,主要突擊目標為機場、海軍基地和其他重要的軍事目標,以達到孤立硫磺島的目的。

與此同時,美海軍出動32艘潛艇,進行了海上封鎖,從而使硫磺島完全處於孤立狀態。

在美航空母艦編隊空襲日本本土的同時,2月16日、17日和18日,美海軍的兩棲支援編隊和艦炮掩護隊還對硫磺島的灘岸和縱深防禦陣地進行了艦炮火力打擊。

在美軍登陸的當天,美海軍開始登陸前的直接火力打擊。

參加直接火力打擊的有: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3艘和驅逐艦10艘。

同時,艦載機也用火箭、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實施了航空火力準備。此次火力打擊共持續32小時20分鍾,發射炮彈和投擲炸彈38000餘發。

據統計,在登陸前進行的預先火力打擊和直接火力打擊中,美軍共消耗炸彈、炮彈24000餘噸,硫磺島上平均每平方千米落彈1200餘噸。

但是,由於日軍的工事構築隱蔽,深入地下,美軍火力打擊的效果並不明顯。據美軍自己估算,原先準備通過火力摧毀硫磺島上914個目標,但實際隻破壞了其中的194個。

2月19日上午9時,作為第五陸戰軍第一梯隊的第四、第五陸戰師在硫磺島東部岸灘實施登陸。

整個突擊登陸的過程幾乎按原計劃進行,十分順利。但由於大量美軍擁擠灘頭,加之遭到隱蔽工事中日軍的反擊,從而影響了美軍後續部隊的登陸速度。

美軍第一梯隊上陸後,第五陸戰師分兵進攻折缽山和一號機場。第四陸戰師派遣部分兵力向一號機場進攻,另一部沿海岸向北發展進攻。

至2月19日日終,美軍約33000人上陸,切斷了折缽山與其他地區的聯係,並占領了寬3600米,縱深北麵為630米、南麵為990米的狹小登陸場。

在這個登陸場內,美軍擁擠了6個陸戰團、6個炮兵營和兩個坦克營。當天美軍傷亡2400多人。入夜,堅守在各防禦工事裏的日軍乘美軍立足未穩,曾多次組織小部隊出擊和滲透,但均被美軍擊退。

至2月20日,美軍終於占領了一號機場。登陸美軍經過2月21日一天休整後,在航空兵和炮兵的支援下,22日又重新發起了進攻。24日,美軍第二十八陸戰團經過苦戰攻占了折缽山。24日日暮時,美第四和第五陸戰師開始向北進攻,並完成了對二號機場的進攻準備。當天,作為第二梯隊的第三陸戰師登陸完畢。從2月25日起,美軍3個陸戰師的兵力一線展開向島的北部進攻,第四陸

戰師在右,第三陸戰師居中,第五陸戰師在左。日軍曾多次發起反擊,雖一度奪回失地,但因處於明顯劣勢,最後仍不得不後撤。3月1日,美軍占領了第二號機場。至3月9日,美軍又相繼攻占了硫磺島北部日軍正在修建中的第三號機場和兩個高地,將日軍控製在島的北端和東北端的狹小地帶內。又經過一周的苦戰,3月17日,殘餘的日軍800餘人被美軍牢牢圍困。3月25日夜,日軍守島司令粟林率殘部企圖突圍,但大部被美軍殲滅。3月26日,美軍宣布戰役結束,但清剿殘餘日軍的行動一直持續到4月底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