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準實施偷襲珍珠港計劃
東條英機擔任日本首相,引起了日本國內外人士的密切關注。
軍國主義分子欣喜若狂,宣稱這個抉擇將鼓舞日本“起來對付緊急局麵並給予反對軸心國的諸強國以巨大打擊”;一切愛好和平的人們對其嗤之以鼻,擔心其將日本拖入更深的災難。
東條英機在獵取了首相的高位之後,同時身兼陸軍大臣和內務大臣的要職。
他簽署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逮捕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蘇聯諜報員佐爾格以及日本進步人士、原首相近衛的私人顧問尾崎秀實,並殘酷地殺害了他們。與此同時,他還下令逮捕和槍殺了眾多的日本反戰人士,以便為南進擴張掃除後顧之憂。
為了盡快實行南侵計劃,東條英機連續召開軍政首腦會議,反複研究策略。當時,日本海、陸軍頭目南進之心極為迫切,要求內閣立即作出決定。
參謀總長杉山說:“不能再花四五天時間去研究了,必須速決!”
這種求戰情緒正合東條英機的心意。但他故意裝腔作勢地說:“我能理解最高統帥部為什麼緊催,不過政府還是要小心地、負責地把問題研究一下。”
在同美國是開戰還是談判的問題上,東條英機提出3種方案,讓僚屬裁決:一是即使蒙受巨大困苦,也要避戰;二是立即決定開戰;三是在繼續談判的同時,做好必要時開戰的準備。
最後決定采取第三個方案:一方麵繼續談判,一方麵備戰,通過玩弄外交騙局給日本帶來軍事上的好處。
東條英機一麵派遣特使去華盛頓談判,一麵在國內進行戰備動員。他竭力強調南進的必要性和絕對性。
他對政府重臣說:“美國沒作一點讓步,隻是向日本提出強硬要求。”
他說,與美國最重要的爭論是中國的駐軍問題。當他談到這場令人沮喪的侵略戰爭時,還動了感情:“我們派出了百萬大軍,付出的代價是數十萬人的傷亡,家庭失去親人的悲傷,曆時4年的苦難,還花了幾百億日元。”
他認為,如果把軍隊撤出,日本就將失掉“滿洲”、朝鮮和台灣。因此,他寧願冒剖腹自殺的危險,也要把這場戰爭打下去。
為了推卸擴大戰爭的責任,他在國會上發表演說,強調日、美談判成功與否取決於美國:“美國不得幹涉日本對中國事件的解決”;不應對日本“實行直接武力威脅”;應該取消封鎖;應盡力使“歐戰不蔓延至東亞”。
又要侵略擴張,又要尋找借口,這就是東條英機的邏輯。
日、美談判的結果很快傳到東京。美國提出的“和平解決”的條件是:日本從中國和印度支那撤出全部海、陸、空和警察部隊,廢除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
東條英機收到這一電報,頓時暴跳如雷,他咆哮道:“‘滿洲’是用巨大的血汗代價得來的,失掉‘滿洲’就意味著經濟上大難臨頭!”
說完,他立刻責令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盡快實施以“Z”命名的對美作戰方案,即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基地珍珠港的計劃。東條英機要求海軍必須盡快確定前往出擊地點的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