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 常見疾病的足部推拿預防與治療(九)(1 / 3)

【康複與預防】

本病治療的關鍵在“早”,病後24~48小時內的治療至關重要,這是控製病情,減少並發症,縮短病程的關鍵。本病治療以“通”為原則,如果治療後大便通下而腹痛緩解,壓痛減輕,體溫下降,則為病情好轉。好轉後還應堅持治療一段時間。一般推拿療法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與中藥或抗生素同用。

闌尾炎的善後調養非常重要,宜進清淡飲食,忌生冷及刺激性食物,食後不宜急行。可配合腹部熱敷。

慢性闌尾炎的推拿治療方法參考急性闌尾炎。

【飲食調養】

1.苦甜煎子

將苦瓜100克、白糖20克,共水煎服,每日2次。

2.薑芋麵糊

取生薑和芋頭等量。先將芋頭切碎如泥,再將生薑絞汁,共同攪拌,加適量麵粉呈糊狀,攤於布上,貼於患處腹部,每日更換2次。

(二)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胰實質的慢性炎症。發病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的酒精中毒,故本病多見於長期飲酒的病人,30~50歲多見,男性遠較女性為多。

【病症表現】

以間歇性或持續性腹痛為主要症狀,疼痛的部位多位於上腹部或臍部,呈陣發性絞痛、鈍痛或脹痛,有時向背部或左肩部放射,飲酒或進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可誘發本病或使症狀加劇。病人常在夜間痛醒,采取俯臥位或坐位可暫時緩解症狀。此外,還可伴有食欲不振、厭食油膩食物、噯氣、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身體消瘦等症狀。

【推拿處方】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腎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輸尿管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膀胱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胃反射區1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胰反射區1分鍾。

用雙示指叩拳法點壓腹部淋巴結反射區和盆腔淋巴結反射區半分鍾。

【康複與預防】

注意調節飲食結構,少食油膩食物,嚴格禁酒,在疾病初愈後一段時間內應進行低脂肪飲食。

適當鍛煉身體,注意休息,勞逸結合,心情舒暢。

起居有常,注意外邪的侵襲,防止複發。

康複鍛煉方法:仰臥位,精神集中,均勻呼吸,兩手緊抱雙腿屈膝壓腹30秒,然後恢複原體位,如此操作36次。

【飲食調養】

1.山楂荷葉茶

取山楂30克,荷葉12克,加清水2碗,煎至1碗,去渣分服。本方能升清消導,助消化。

2.幹薑粥

取幹薑3克,高良薑3克,粳米50克。先將幹薑、高良薑用水煎,去渣取汁,再加入洗淨的粳米同煮成粥,分次食之。本方有健脾溫中的作用。

(三)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是指直腸黏膜、肛管、直腸脫出肛門外的一種疾病,又稱脫肛。常見於小兒、老年體弱及生育過多的婦女。

【病症表現】

脫肛的發病比較緩慢,起初在大便時感覺肛門脹墜,有物脫出,便後能自行回納,若時間較長又沒有及時治療,則稍有勞累即發,直腸的脫垂程度日趨嚴重,且不能自行回縮,必須用手推托才能複位,可伴有麵色萎黃,神疲乏力,心悸,頭暈,或伴有肛周紅腫灼熱、痛癢。

【推拿處方】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腎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輸尿管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膀胱反射區半分鍾。

用拇指推法推按直腸肛門反射區1分鍾。

用示指刮壓法刮壓乙狀結腸反射區半分鍾。

用雙指鉗法按壓甲狀旁腺反射區半分鍾。

用雙示指叩拳法點壓腹部淋巴結反射區和盆腔淋巴結反射區半分鍾。

【康複與預防】

推拿療法對輕度直腸脫垂有較佳效果,重度脫垂很難徹底治愈,一般應采取手術治療才是治本之法。

注意飲食調節,多食水果及纖維較多的蔬菜。

如有便秘需先治療便秘再治脫肛,並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

【飲食調養】

1.綠豆糯米粥

先將250~300克豬大腸洗淨,50~60克綠豆用水浸泡30分鍾後放入大腸內,並加水少許,腸兩端用線紮緊,放入糯米中,加水煮粥,隔日1次,連服7~8天。

2.海參豬肉粥

將瘦豬肉250克洗淨切成小塊,與海參3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待豬肉爛熟、大米煮爛即可。每日1劑,早晚服食,連服7~15天。

(四)慢性膽囊炎

慢性膽囊炎是最常見的膽囊疾病,可由急性膽囊炎未痊愈而來,也可無急性膽囊炎病史,多與多年膽結石、膽固醇代謝紊亂或細菌感染有關。

【病症表現】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時症狀與急性膽囊炎相類似,出現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並向右肩背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及發熱等現象。而緩解期往往缺乏典型症狀,常表現為上腹部不適或右上腹部隱痛,發作數分鍾至數小時後逐漸緩解,也可放射至右肩部,多伴有腹脹、惡心和噯氣等,進食油膩食物後症狀加重。

【推拿處方】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腎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輸尿管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膀胱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十二指腸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肝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膽囊反射區半分鍾。

用示、中指叩拳法點壓小腸反射區半分鍾。

用拇指推法推按直腸肛門反射區半分鍾。

用單示指叩拳法點壓胰反射區半分鍾。

雙示指叩拳法點壓腹部淋巴結反射區和盆腔淋巴結反射區半分鍾。

【康複與預防】

進行適當體育鍛煉,如每日散步30分鍾,隨健康情況好轉可逐漸增加速度和強度。

長期堅持限製脂肪的攝入量,平時飲食宜少量多餐,每隔3小時左右進食1次,並多喝水,以利膽汁稀釋,減少膽汁淤滯,促進膽汁排出。

忌食一切刺激性食物和酒類,保持精神愉快和大便通暢。

【飲食調養】

1.白蘿卜煮蜂蜜

將500克白蘿卜洗淨,切成丁,放在沸水中煮沸即撈出,把水瀝幹,晾曬半天,再放入鋁鍋內,加入150克蜂蜜,以文火煮沸,調勻即可。本方具有行氣化滯的作用。

2.玉米須燉蚌肉

取玉米須50克、蚌肉200克,共置瓦鍋內,加適量水,文火煮至爛熟即可。本方具有利尿祛濕、平肝泄熱、利膽退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