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男孩一定要有智慧的頭腦。有了智慧的頭腦,就可以像愛迪生一樣,為媽媽解除病痛;就可以像灰小子一樣,保護自己不被巨人傷害;就可以像華佗一樣,在眾多的孩子中脫穎而出……男孩們,好好開動你們的腦筋,因為智慧就像一盞明燈,它將照亮你們前進的道路。
愛迪生救媽媽
舉世聞名的大發明家愛迪生從小就十分聰明,這一點從他救媽媽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來。
一天晚上,愛迪生的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疼得躺在床上直打滾。爸爸非常著急,想把媽媽送到醫院,可外麵狂風呼嘯,飄著鵝毛大雪,所有的道路都覆蓋了厚厚的一層白雪,根本沒有辦法把媽媽送出去。沒辦法,爸爸隻得把附近的醫生請到家裏來。
醫生查看了愛迪生媽媽的病情後,認為應該馬上動手術。當時還沒有電燈,人們照明隻能使用昏暗的煤油燈。在這樣昏暗的光線下,怎麼能動手術呢?
媽媽的痛苦在加劇,在油燈的照映下,她臉色慘白,完全沒有一點兒血色。爸爸見此情景,心急如焚,可他實在想不出辦法,隻能無可奈何地搓著手。
愛迪生站在一旁焦急地看著媽媽,媽媽痛苦的表情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他不能失去媽媽啊!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愛迪生的手心滲出了汗。突然,他眼睛一亮,對醫生說:“醫生叔叔,你快做動手術的準備吧!我有辦法啦!”
爸爸和醫生疑惑不解,想問個究竟,但愛迪生已經轉身跑出去了。
愛迪生飛快地跑到鄰居家,向鄰居借來了很多麵大鏡子。他把這些大鏡子放在媽媽的床四周,並在每一麵鏡子前都點燃了一盞煤油燈。燈光經過鏡子的反射,頓時把屋子裏照得亮堂堂的。
“啊,這可真是個好辦法!”醫生對愛迪生連連稱讚。接著,他在明亮的屋子裏順利地給愛迪生的媽媽做完了手術。
醫生收起手術刀後,用讚許的語氣對愛迪生說:“孩子,你用智慧救了媽媽。”
媽媽醒來了,虛弱的臉上露出了笑容。愛迪生握著媽媽的手,一本正經地說:“媽媽,晚上沒有太陽真不方便,我以後要造一個晚上的‘太陽’。”
很多年後,愛迪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他發明了晚上的“太陽”——電燈。
鮑童巧駁田大人
鮑童是我國春秋時期非常有名的機智人物,他不但聰明過人,而且很有膽識。
在鮑童生活的那個時代,人們很迷信,認為世上的一切都是蒼天為人類安排的。可鮑童卻不這樣認為。
鮑童十二歲那年,有一次隨父親去大臣田大人家做客。田大人家來了很多客人。宴會上,一位客人向田大人獻上了一條罕見的大魚和一隻珍奇的大雁。
田大人不由得感慨道:“蒼天是多麼仁慈和偉大啊!它不但命令土地生長出糧食供我們食用,還命令世界出產這些魚類和鳥類供我們嚐鮮。看來我們人類是蒼生萬物中最高貴的。”
眾人紛紛附和田大人,認為他說得有道理。田大人見大家都讚同自己的觀點,不由得揚揚得意,好像自己是個無所不知的大學問家。
突然,鮑童站了起來,說:“田大人,我認為世界上的萬物生來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人類吃魚和鳥,不過是因為人類的智慧比魚和鳥高罷了。我們不過是為了生存才取些可吃的物類來享用,怎麼能說是蒼天專為我們準備的呢?”
鮑童的父親一聽這番話,嚇得麵如土色,生怕得罪了田大人,趕緊拉兒子的衣服,想讓他住口。
田大人覺得有點兒丟麵子,他便刁難鮑童:“你說得有道理。可是我還是不明白,如果大魚和大雁不是蒼天有意為人類安排的,那麼它們的味道為什麼會這麼鮮美呢?”
鮑童從容地答道:“蚊子叮人吸血,吃得津津有味;虎狼吃人肉,也覺得很香甜。難道我們這些人類,也都是上天給蚊子和虎狼安排的美食嗎?”
客人們不禁哄然大笑,心中都暗暗佩服鮑童的智慧。田大人聽了鮑童的話,頓時啞口無言,從此,他再也不敢隨便賣弄了。
曹衝稱象
曹衝是三國時期魏王曹操的兒子,他自小就聰穎過人,喜歡動腦筋。
有一年,東吳的首領孫權送給曹操一頭中原罕見的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都城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觀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厚厚的城牆,四條腿就像四根大柱子。曹操看了一會兒,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大啊,你們誰有辦法稱出它的重量?”
這麼大個家夥,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要想稱大象的重量,得造一杆巨大的秤。”
另一個說:“這得造多大的一杆秤呀!我有一個好辦法,那就是把大象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嘲笑他說:“你這叫什麼好辦法?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可是誰的辦法也行不通。
這時,從人群裏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王,我倒有個好法子,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曹衝把自己的辦法說了出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立刻讓大臣們跟著他一起去看曹衝稱大象。
曹衝帶著曹操和眾大臣來到河邊,讓人把大象牽到停靠在河邊的一條船上。等船身穩定了,他讓人在船舷上齊水麵的地方刻了一條線。接著,他叫人把大象牽上岸,開始把大大小小的石頭往船上裝。
船身開始慢慢往下沉,等船舷上刻的那條線和水麵一樣齊了,曹衝就讓裝石頭的人停下來。隨後,他命人將船上所有的石頭一塊一塊地稱出來。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裏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隻要把船上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曹操看著聰明過人的兒子,滿意地笑了。
成吉思汗賽馬計
成吉思汗鐵木真是我國蒙古族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自小就聰明過人,氣度不凡。
鐵木真的家住在美麗大草原上,那裏的人們每逢歡慶活動,總要舉行一場賽馬比賽。但這一次的比賽好像與往常有點兒不一樣。以前每次賽馬的時候,騎手們總是選擇最快最好的駿馬,然後鼓足力氣,策馬揚鞭,馬兒也爭先恐後,奮力疾馳。然而這次比賽開始後,騎手們卻都死死地拉住馬的韁繩,不讓馬前進一步。觀眾們也交頭接耳,沒有表現出以往觀看比賽的激情。
這是怎麼回事呢?是比賽的獎賞不夠高,選手們都不願意參加比賽嗎?當然不是。
原來,這是一場特殊的比賽。因為鐵木真的父親統治的部落打了一個大勝仗,為了慶祝勝利,他特意安排了這場別出心裁的比賽。和以往的比賽不同,這次比賽的規則是:最後到終點的馬獲勝。
為了取得勝利,騎手們誰也不願意向前挪動一步。眼看著天就要黑了,觀看比賽的觀眾都有些不耐煩了。鐵木真的父親也後悔自己不該別出心裁搞這種比賽,但話已出口,無法更改,怎麼才能化解這種僵局呢?他隻好下令:“誰有辦法盡快結束比賽,將得到重賞。但是,原定的優勝條件不能改變,還是跑得最慢的馬獲勝。”
部下們絞盡了腦汁,誰都想不出什麼好辦法。這時,年僅十二歲的鐵木真站起來,跑到騎手跟前“嘰嘰咕咕”地說了一番。沒過多久,原先磨磨蹭蹭的騎手們紛紛揚鞭策馬向前飛奔,唯恐落在別人後麵。比賽在眨眼之間就結束了。可跑得最慢的馬依然獲得了優勝。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來,鐵木真對賽馬做了重新安排,他讓騎手們互換了馬匹。因為賽馬的勝負隻以馬計,不以騎手計,這樣一來,每個騎手都希望自己駕馭的別人的馬跑得最快,不能獲獎,使自己的馬落在最後,從而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