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嶽與喬瑁痛飲之後,楊嶽感到非常疲倦,喬瑁便安排一間上房休息了,楊嶽拖著疲憊的身體睡了過去。
經過磨練了一段時間的昌豨,帶著他在任職期間招募的兩千人馬和願意跟隨他前往東平國的各個官員。
“籲……”男子下馬拜見道:“啟稟縣令,前方探子來報,前麵濟陰郡單父縣正在遭到黃巾賊的猛烈攻擊,看樣子快撐不下去了,黃巾賊大概有五、六千人。”說話的正是一直跟隨昌豨的己吾縣縣尉張強,此人在楊嶽剛到己吾上任時不服管教而惹惱楊嶽,但是楊嶽卻不記前線封他為己吾縣尉讓其協助昌豨,張強為報此恩,改頭換麵、盡心盡力的協助昌豨,現在可以說是昌豨手下第一大將,雖然屬於四流武將,但是對付黃巾賊綽綽有餘,就連斬殺一些黃巾小將也不在話下。
這是昌豨第一次在外相遇黃巾賊,而且對方對單父縣的攻勢相當凶猛,其人數上寫是本部人馬的兩、三倍,昌豨保守的問道:“大家都說說該怎麼辦?援助?還是不援助?”
“大人,下官覺的萬萬不可援助。”此人名叫楊凱,一向作風嚴謹,也很有才學,現任昌豨手下功曹,此人原本是己吾縣下一鄉鄉長,昌豨在下鄉巡視的時候看此人作風嚴謹而提拔他為功曹,一心對昌豨忠心耿耿。
昌豨問道:“哦?那楊功曹說說這不援助的原因。”
楊凱細細說道:“大人,我不同意援助的原因有三點,這地一點就是士兵的困乏,我們行軍已經兩天快三天了,以現在士兵們的體力來說,短小的戰役到能取勝,若是與這幫五、六千的黃巾賊長久作戰我軍必敗。則第二點就是敵我雙方的兵力相差,剛剛也提到我軍現在隻有兩千多人,而對方有五、六千人,不論敵我兩方戰力如何,就算我軍全軍出擊對抗到最後也是兩敗俱傷,而這最後一點就是太守的指令,太守讓大人帶領全軍前往東平國,可沒說讓大人在外援別人,若是大人因這件事而損失兵將,太守定不會輕饒大人,還望大人三思。”
楊凱的這三點足以可以說明此戰的活夠,但是昌豨心裏還是很想援助這單父縣得,不是因為向結交那些官員,而是想救助單父縣百姓,昌豨自從當上了己吾縣的縣令後認真學習、研究,發現了要想做一個好的縣令,第一位就是百姓,隻要你對百姓好,那麼百姓們定會記住你,也定會在你敗落的時候舍身幫你。
就在昌豨還在考慮援不援助的時候,一位看上去四十有餘的男子說道:“大人,我覺得楊功曹所言極是,我也知道大人向來愛民,今天又陷入此事之中,在下有一計可將那些黃巾賊驅散。”昌豨手下縣丞魏忠,此人原是陳留郡考城縣人,因黃巾賊進攻考城縣而帶家眷逃向己吾縣,但是的己吾縣在楊嶽的帶領下很有名氣,周圍黃巾賊都不敢對己吾有任何想法,所以己吾縣也成為周圍幾個縣逃難者們的首選地方,而這魏忠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不幸的是,在魏忠帶領其家眷在逃往己吾縣的路上被郊外的匪賊洗劫了,妻子被奸汙,孩兒被殺死,隻有魏忠大難不死的活了下來,他要為死去的妻子和孩兒報仇,便向昌豨自薦自己,當時昌豨身邊正確人手,見魏忠很有才華,還出謀劃策的幫昌豨把周圍的大小匪賊統統剿滅,殺死他妻兒的匪賊也在其中,魏忠為了報恩將自己的一切都準備獻給昌豨,昌豨則任他為縣丞兼首席軍師,在昌豨心中的地位與張強一樣高,雖然昌豨手下有兩名縣尉,可張強在昌豨心中極高,堪稱心腹,就像劉備心腹張飛和關羽一樣。
魏忠的話引起了昌豨的好奇,昌豨知道魏忠向來策略多,經常幫昌豨解決一些難題急忙問道:“縣丞有何妙招,快快說來聽聽。”
魏忠叫人拿來地圖讓大家看他說道:“大人你看,我軍現在正在敵軍後方,若是我們派出張縣尉領軍一千五百騎繞到敵軍右方殺出,在命人把我軍軍旗換成在袁字大旗,隻需做樣子殺出氣勢,不用與其拚殺,敵軍定會以為濟陰郡太守袁敘派兵前來救援,那時黃巾賊定會大亂向後方撤軍,而我們那時就在敵軍後方命黃縣尉帶剩下的六百騎和兩百弓手,其中六百騎以一排三百人站兩排在前,兩百弓在後,派人多舉袁字大旗,騎兵隻需原地營造氣勢,而兩百弓隻需齊射敵軍讓其大亂,帶我軍雙向合圍,敵軍隻能向左方逃跑,單父縣即可被救,但是這隻是暫時的,我敢肯定過一段時間黃巾賊還會再來攻城,那是就要看單父縣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