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國七縣中僅有四位縣令,就一個喜劇性的場合下死了三位,這讓楊嶽也是感到意外,事情要比他自己想想進展的順利。很快死去縣長的這三個縣的部下就得到了消息,頓時個縣就像瘋了一樣群龍無首,有對楊嶽的猜疑,議論縣令的死是不是就是楊嶽殺的,還有搞小組織,一些早已向想謀權串位的人自稱縣令,但是不妨也有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決心要來投靠楊嶽。
“報太守,有人自稱無鹽縣功曹,前來拜見太守。”一位門衛稟報道。
正在看各地探子送來的情報的楊嶽停了下來說道:‘請他進來吧。’心裏嘀咕,功曹?他找我有什麼事?
“無鹽縣功曹劉楨拜見太守”劉楨麵部從容,舉止文雅。
楊嶽脫口而出:“建安七子?”話後一想,不對現在好像還不是。
劉楨疑惑道:“太守,什麼建安七子?在下倒是在認識些人,可也沒聽過什麼建安七子啊。”
楊嶽擺了擺手說道:“哎呀,我口誤,不想了,來坐下,說說你今天來找我有什麼事啊?”
劉楨說道:“啟稟太守,自從我縣徐縣令死後,全縣議論紛紛,亂城一鍋粥,甚至有的百姓還以為縣令被黃巾賊殺了,天要變了,真是可笑,我就趕快著急大家商議,大家決定想投靠太守,為太守效力,也好保住這無鹽縣。”
“哈哈哈,有你劉楨助我,我豈能回絕?”楊嶽麵帶笑容說道,但是內心卻想詩人一個罷了,沒什麼智謀,也好以後讓你叫我兒子念書。
出乎劉楨意料,好像楊嶽很認識自己一樣,對他如此看好,說道:“那我在此代表全無鹽縣謝過太守了。”
“好,既然我們你已經投靠我,那就從今天開始,我正式封你為我的主簿如何?”楊嶽誘惑道。
劉楨思考了一下,恭敬得說:“承蒙太守看得起我,我定好好輔佐大人,可是我家老母親還在家中,太守可容我前去將我母親接來,我也好安心為太守做事。”劉楨還是個孝子,楊嶽豈能不答應。
楊嶽道:“這樣你書信兩封,一封給你母親,一封給縣衙的人,我這就派人前去上任無鹽縣令,你看怎樣?”
劉楨點頭同意道:“那就麻煩太守了。”
楊嶽吩咐道:“來人,去吧高柔給我找來,速去速回。”
楊嶽厚著臉皮道:“向劉主簿這樣文學多彩的文人,身邊定少不了有大才的朋友吧。”楊嶽想挖人過來,為己所用。
劉楨嗬嗬一笑謙虛道:“太守見笑了,下官確實有些朋友,但那些朋友隻不過有些學識罷了,並無什麼大才。”
楊嶽不在乎道:“沒事,明天哦不就今天你寫信,告訴我地址,我派人去請,如何?”
劉楨應道:“好,我定說服他們來。”
剛剛說到這裏,走進一人來說道:“下官,高柔拜見太守,不知太守找我來有何事?”
楊嶽急忙道:“高柔啊,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無鹽縣劉楨。”兩人互相認識了一下。
楊嶽又說:“這裏有兩封書信,都是劉楨寫的,一封是寫給縣衙,好讓你走馬上任,倒是無鹽就全看你的了。還有一封是寫給劉楨母親的,我會派吳敦隨你前去,老夫人要是願意來,就讓吳敦護送老夫人前來。”
高柔接過兩封信回道:“謝太守,我定完成你給我的任務。”
楊嶽:“好你現在下去準備吧。”
高柔:“那下官告退了。”
解決了無鹽也算聊了楊嶽的心事,要不然這東平國什麼時候能歸他完全掌控。
“報……太守,昌將軍回來了。”一名門衛稟報道。
楊嶽哈哈一笑道:“真是好事要來一起來,走劉主簿隨我見見我的昌將軍。”劉楨沒有作答,隻是默默跟在楊嶽後麵。
大家得知昌豨歸來十分高興,紛紛前去迎接。
昌豨帶著大隊人馬來到城門外,整齊的隊伍讓人賞心悅目,昌豨騎馬在前等待著楊嶽。
楊嶽和劉楨來到城門外,看見昌豨,走過去抱住吃昌豨拍了拍後背說道:“回來就好,走隨我到大廳休息,我們兩兄弟好久沒在一起喝酒聊天了。”
昌豨也回道:“是啊,好久了。”
大家都來到了大廳,楊嶽吩咐了人準備了好酒好菜,楊嶽舉杯說道:“來為昌將軍的歸來幹杯。”眾人帶著喜悅喝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