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曆險記2

3飛越大海

年輕人雙手插在頭發裏,痛苦地沉思了一會兒,他抬起頭說:“你怎麼沒跟我說一聲就把閥門打開了呢?”

我把繩子扔了下去。

“多虧我們還有300磅的壓艙物。”

“你究竟想幹什麼?”我問。

“你還沒享受過飛越大海的感覺吧!”他說。

我也一下子變得臉色蒼白了。

“我們很不走運,現在正飄向亞得裏亞海,小小的一塊水域不算什麼,我們再升高一點兒,肯定還會遇到風。”

說著,他又提起幾個沙袋扔掉了。“我不追究你把閥門打開,也是出於避免把氣球脹破,但僅此一回,沒有下次!”——他語氣中充滿了威脅。

“你該聽說過布朗夏爾和傑弗內那次驚險的多佛爾-加萊之行吧?簡直是絕唱!1785年7月1日,他們從佛爾海岸在西北風中起飛。但在上升的途中,平衡出現了事故,在無奈中他們拋掉了重物,這樣才保持了懸浮狀態。此時隻剩下僅僅30磅的物體了,風熱也沒增強,他們搖搖晃晃向法國飄去。但氣球因為有漏洞,它還是慢慢地、慢慢地癟了下去。過了一小時,他們發覺自己正在墜落。”

“‘怎麼辦?’傑弗內問。”

“‘剛走了四分之一!’布朗夏爾說,‘還不算太高,繼續上升,能遇到順風。’”

“‘剩餘的沙袋也扔掉吧!’”

“氣球升高了一段又向下落,隻好把書籍、工具全拋出艙外,過了一刻鍾,布朗夏爾問:‘氣壓如何?’”

“‘還在上升呢!我們完了!噢,不,能看到法國了!’此時卻聽到一聲巨響。”

“‘是氣球炸破了?’傑弗內問道。”

“‘不是,但底部在漏氣,它仍在下降,快點!把所有東西都扔下去!’”

“食物,槳、舵全被拋進海中,它們離海麵僅剩100碼了。”

“‘我們又升上來了,布朗夏爾。’傑弗內醫生說。”

“‘是不是由於重量減輕了,但畢竟不會維持太長時間,見鬼!怎麼一隻船也看不到!快把衣服脫下來,快!’”

“兩個人脫下了衣服,可是氣球仍在不停地降。

“傑弗內大聲叫道:‘布朗夏爾,本來你自己可以單獨飛的,可你不願拋下我,我跳下去!這樣就能減輕重量,氣球就會上升了!’”

“‘千萬別做傻事!’”

“氣球癟得厲害了,凹進去的皮囊更加將氣體向外壓,氣球越降越快。

“‘親愛的朋友,永別了,願上天保佑你!’傑弗內說完就想跳。”

“但這時布朗夏爾一把拉住了他。

“‘還有辦法,’他說,‘把繩子割斷,把吊艙拉住係在網上!這樣可能還有一線希望。快!等一下——氣壓下降了!風增大了,我們得救了!’”

“加萊出現了。兩個夥伴相擁而泣。過了幾分鍾,他們降落在吉拿森林中。”

“我敢說,”年輕人補充道,“萬一我們遇到類似情況,你一定會像傑弗內那樣做的!”

轉眼向身後望去,烏雲翻滾,電閃雷鳴,一片光環籠罩著氣球,把一塊塊陰影投在雲層上。突然腳下傳來一聲雷鳴,令人魂飛魄散。

“降落!降落!”我立刻叫道。

“這時候還說什麼降落!太陽正在上麵等著我們呐!幹脆再把一個沙袋扔下去!”

氣球又減少了50磅。

氣球停在3500碼的高空。

年輕人還在滔滔不絕,我渾身癱軟,他卻神采奕奕。

“我們要乘風遠行。”他大聲嚷道,“安的列斯群島的氣流速度高達每小時100裏格,拿破侖登基的時候,加爾納蘭半夜裏放出一隻流光溢彩的氣球,當時正刮西北風。當氣球第二天清晨從聖彼得教堂的圓形屋頂飛過時,當地百姓歡呼雀躍,鼓掌致意,我們會比它飛得更高,更遠。”

我腦子裏一片混亂,根本沒聽到他說些什麼,突然雲層裂出一道縫隙。

“呀!螺旋城!”他大叫。

我向下望去,發現了一小團黑影。確實是螺旋城,萊茵河依舊像一條展開的綢帶般曲折優美,天空是湛藍的一片,竟然看不到一隻鳥——空氣太少了!廣袤無垠的天空中除了我們空無一切——而我的同伴卻絲毫沒意識到這點!

“你不必知道我要帶你到哪裏去,”指南針被他甩出艙外,“下降的感覺真是美妙!人們記憶中隻有少數幾個太空遇難者的姓名,比如皮拉特爾、德羅齊埃、加萊中尉,他們是由於操作不慎造成災難的。1785年6月13日,皮拉特爾、德羅齊埃與羅曼在布倫結伴同行,他們在氣球上增添了蒙戈爾曼埃熱氣裝置,這樣就不用放氣或扔重物來調整高度了,但這等於把火爐放在炸藥上一樣,在他們升高到400碼時碰到頂風,下麵是一片海洋。皮拉特爾想盡快下降,不料閥門帶打了死結,解了半天沒解開。他們七手八腳一頓亂扯,把氣都弄跑了。氣球癟下去裹住了熱氣裝置,在空中翻了幾下,不幸的人頃刻間喪身大海,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