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1 / 2)

第三十一章

人才評選專家劉劭

劉邵於漢獻帝時入仕,初為廣平吏,曆官太子舍人、秘書郎等。魏朝之後,曾擔任尚書郎、散騎侍郎、陳留太守等。他的《人物誌》不僅包含了劉劭的政治思想和哲學思想,而且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專門論述考察才性以選拔人才的理論著作。

綜觀《人物誌》,其人才品鑒的思想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一是對人的質和理的探索,強調質理結合是人才的必要條件。

質,就是人的資質;理,即所謂有“事理”。劉劭認為,一個人的資質與事理相應,就產生聰明,這種聰明發展到能充分認識把握有關整理的程度,就能成為這一方麵的成功者。這與韓非子“得事理則必成功”的思想不謀而合。

那麼,什麼是“事理”呢?按劉劭的說法,主要有4種:道之理,事之理,義之理,情之理。

“道之理”指的是天地自然之理;“事之理”指的是社會、政治之理;“義之理”指的是禮樂教化之理;“情之理”指的是世事人情關係。

一個人能否成功,全在於能否認識事理,而認識事理的根本在於具有與事理相應的資質,換句話說,人的主體資質與客觀外界的事理相符合,才有成功的可能。

劉劭把人的資質分為平淡、警徹、和平、機解四大類型。如果這4種資質與4種事理相應,就能成功,即成為“道理之家”,“事理之家”或“義理之家”和“情理之家”。

道理之家,質性平淡,心靈性巧,思維細膩嚴密,因而最易與自然溝通。道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哲學家、科學家等。

事理之家,質性機敏,多謀善斷,行動果敢敏捷,能迅速處理繁難之事。事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政治家、軍事家等。

義理之家,質性平和,溫文爾雅,長於理論的分析解說。義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教育家、藝術家等。

情理之家,質性機巧,對世故人情了解透徹,能適應及把握各種情況變化。情理之家的成功典型是企業家、商人等。

綜上所述,人的稟氣、質性是成功的內因和根據,有事理則是成功的外因和條件。質理結合才能成功,而質性最終決定了人一生的成就大小。

二是對人的發展特長的探索。

劉劭認為,人有8種能力,即聰、思、明、辭、捷、守、攻、奪。如果一個人同時具備這8種才能,並都很完善,那就“能通於天下之理”,而獲大成功;如果隻有這8種才能的某一個方麵,那就應發展為特長,在一個方麵取得突破而成功。

根據自己特長的不同,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途徑和結果。即:靠聰慧敏銳成功;靠發明創造成功;靠遠見卓識成功;靠能言善辯成功;靠應變能力成功;靠穩慎縝密成功;靠勇猛精進成功;靠論說嚴密成功。因此,劉劭認為,欲成功,必須揚長避短,看準自己的才能,重點發展。

三是對整合要素的探索。

劉劭認為,英雄是由“英才”的聰、明、智和“雄才”的力、勇、膽6種要素組成的。然而要有所成功,兩者必須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