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的四月份,上海。初時忽降高溫,宛如盛夏,讓很多剛剛經曆完祭掃、仍在緬懷故者的人們還未來及沉澱思緒,便被拉回了嚴酷的現實。雖說四季的更迭早已有了兩極分化的趨勢,但是缺少了充足時間遍賞春季風光,少了那份去從容享受自然之美的興致,終究是件令人遺憾的事。但也不是對所有人而言。
“好一派人間四月天。”林娟斜倚在一幢七層高大樓內的某個窗台旁,邊向外遙望,輕聲嘟噥著。
林娟身高一米六十五,身形纖瘦,留著一頭烏黑長發,微卷,發尾簡單地卷成幾股麻花,垂向一肩,上身米色遮肩休閑衫,下穿一條黑色網紗式雙層七分褲,腳著涼鞋,全身上下無一不散發著年輕女性的魅力。
她任職的雜誌社位於這幢老舊辦公樓的第六層,職位是一名文字編輯。近年來由於同行業競爭激烈加之越來越多的讀者開始偏向電子閱讀,使得傳統雜誌刊物市場受到了極大衝擊,偏偏這家雜誌社涉獵麵極廣,同時發行著眾多本刊物。老板為了節約成本也是煞費苦心,雜誌社幾輪裁員過後,剩下的員工人人都成了多麵手,於是乎加班熬夜便成了家常便飯。照著“羅家英”的話說,加班有什麼不好,有錢拿還能吹免費空調,可以少受外麵的日曬之苦,最重要的是你越忙越能體現你的價值,證明你能為社會做出貢獻。也是呀,芸芸眾生,有太多如林娟這般生活著的人們,他們每日裏關心感慨自身的生計必然是遠多過關心這異常天氣的。
“羅家英”是個50多歲的光頭胖子,他是雜誌社的主編,因其愛開會愛談話且一開口便滔滔不絕的習慣,也因其明顯的光頭特征而被李菲菲們背後叫做羅家英,當然,大夥當麵還是會稱呼其一聲羅主編或是老羅的。
“小娟,來一下我辦公室。”
剛忙完手頭工作,才站到窗台邊想緩口氣,身後便傳來了“羅家英”的聲音。
“唉,”林娟輕聲歎了口氣,抬頭瞧了眼牆上的掛鍾,鍾的時針和分針的排列顯示離下班還剩五分鍾,真倒黴,她心想。
“小娟啊,你最新寫的稿子我都看完了,總體還不錯,我隻想對那篇回憶東台路古玩一條街的專欄發表下意見,看得出你為了寫這篇專欄是有去了解過那個市場的,中心選材和切入點還算不錯,比較可靠,但是有些小細節方麵要注意寫真實,”一進入老羅的辦公室,那顆肥胖的光頭就開始絮絮叨叨的說教起來,但是目光始終對著電腦屏幕,“比如你說那某個攤位上有台三五牌木座鍾那段,你寫著‘從70年代起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台‘,那就不對了,那個鍾初次進市場的時間是1968年,真正開始普及是在1982年,之間還獲得過國家銀質獎,你知道我為什麼記得那麼清楚嗎?因為啊我父親就是那個廠的工人……”老羅的話匣子一旦打開,便猶如啟動了達芬奇畫裏的永動機,隻是達芬奇至少還會自我否定,可要想讓老羅自動閉嘴,卻沒人會否定其中的難度。
看著麵前的人,林娟的腦海開始浮現出大話西遊中孫悟空對著唐僧時痛苦不堪地神情,“觀音姐姐,快來救我~”林娟心中開始不停默念。
好在,這次老羅很快停止了介紹自己的家史,轉換了話題。
“小娟,你負責的月刊《談古論今》上月銷量又增加了,從集稿,審稿,校對,到排版一肩挑,成績還是很理想的,”胖子終於抬起了頭,望著林娟,麵露微笑,“你是我們雜誌社的重要成員,好好做,老板是不會虧待你的。”
“那也是主編您的功勞啊。”林娟不是個愛奉承的人,但偶爾違心一下下也是無傷大雅的。
“嗬嗬,你這丫頭,”老羅終於拖著他肥胖的身子離開了座位,站起身挪步靠近林娟,右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絲眼鏡,“小娟,我問你個問題,我當你領導也有三年多了,能算你半個長輩吧?”
“嗯,您自然是我的長輩。”林娟心裏生出了不好的念頭,但又不好不回答這個問題。
“那好,那我就有話直說了啊,你今年也26了,是該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的個人大事了吧。我覺得少峰是個不錯的孩子,家庭條件好,人又帥,關鍵人家還挺關心你的,這次臨去美國前一天和我閑聊時還有提起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