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ā

阿大著新,阿二著舊,阿三著破,阿四著筋。

阿鬥有權,諸葛亮有能。

阿鬥小傳

劉禪(207~271)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鬥。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後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於公元二二三年繼位為皇帝,在位四十年。

公元二六三年蜀漢被曹魏所滅,劉禪投降曹魏,被封為安樂公。相傳劉禪的母親甘夫人曾經夜夢仰吞北鬥而懷孕,所以劉禪有了“阿鬥”這個小名。後人常用“阿鬥”或“扶不起的阿鬥”來形容庸碌無能之人。從劉禪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出劉備的雄心,劉備另有一養子劉封,而封禪是古時有德帝祭天拜地的意思,泰山之頂祭天稱為封,泰山腳下拜地位禪。

劉禪本由劉備的正室甘夫人所生,是劉備三位庶子中最為年長的。公元208年九月,曹操派曹純領五千虎豹騎在長阪坡大敗劉備,劉備率領張飛、趙雲等數十騎棄其妻子而逃,繈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得以幸免。

公元二一二年,被繼母孫夫人攜返東吳時被張飛和趙雲截下。公元二一九年,劉備自封為漢中王,立劉禪為王太子。公元二二一年,劉備自立為帝,建立蜀漢,立劉禪為皇太子。

為了讓劉禪見多識廣,掌握治國本領,劉備讓其多學《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韜》等書,並由諸葛亮親自抄寫這些書讓他學習,又令其拜伊籍為師學習《左傳》。不僅如此,還令其學武。《寰宇記》有記載:“射山,在成都縣北十五裏,劉主禪學射於此。”

公元二二三年四月,劉備在永安宮去世,五月,劉禪繼承皇位在成都稱帝,時年十七歲。尊封吳皇後為皇太後。大赦天下,改換年號建興。

劉禪繼位初期,根據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同年,劉禪冊封張飛之女張氏為皇後。這一年,蜀漢國內叛亂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據本郡反叛,後有夷王高定起兵。諸葛亮為穩定形勢,派尚書郎鄧芝出使吳國,與孫權修好。

公元二二四年春,致力發展農業生產,停止征戰讓百姓休養生息。公元二二五年三月,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於是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合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二郡合為興古郡。十二月諸葛亮班師回成都。

從公元二二八年到公元二三四年,諸葛亮多次北伐與曹魏交戰,雙方互有勝敗。公元二三四年八月,諸葛亮在渭濱病逝。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因爭奪權力不和,領兵互相攻打,魏延兵敗逃走;楊儀斬殺魏延,統率各路兵馬撤回成都。劉禪大赦天下,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鎮守漢中。任命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理國家政事。

公元二三五年正月,中軍師楊儀被貶為庶民並遷住漢嘉郡。夏四月,升任蔣琬為大將軍。公元二三六四月,劉禪前往湔縣登臨觀阪,觀看汶水水流,十天後返歸成都。同年,武都氐王苻健請求投降蜀漢,劉禪派遣大將軍蔣琬及張尉前往接應,但是到了約定的時間卻不見苻健前來,蔣琬對此非常擔憂。

牙門將張嶷以為:“苻健投降的事應該沒有問題,但是聽說苻健有個弟弟非常狡猾,應該是他有別的想法,所以導致延誤了期限。”幾天後,苻健的弟弟逃奔魏國,而苻健率領氐族人民四百餘戶前來投降,劉禪將他們全部遷往廣都居住。

公元二三八年正月,劉禪立前皇後之妹張氏為皇後。大赦天下,更改年號。立皇子劉璿為皇太子,皇子劉瑤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率軍出成都進駐漢中。

公元二三九年春三月,劉禪下詔,升蔣琬為大司馬,並命蔣琬開府治事。公元二四○年,越雋郡當地夷人作亂,劉禪派遣張嶷前往平定叛亂,並對越雋郡進行開發,打通越雋郡與成都之間的道路。

公元二四二年,大司馬蔣琬大造舟船,準備沿漢水、沔水東下,攻取上庸等東三郡。劉禪召集朝中大臣對此事進行商議,朝議以為,水路出兵雖然容易,但若是失敗不容易撤退。於是,劉禪派遣尚書令費禕、中監軍薑維前往漢中對蔣琬進行勸說。蔣琬與費禕、薑維商議後認為羌胡人心存漢室,可以與其連結,於是又給劉禪上書。這次劉禪同意了蔣琬的看法,就派遣安南將軍馬忠前往漢中傳聖旨,封薑維為涼州刺史,負責連結羌胡的事情。馬忠回超後,劉禪拜馬忠為鎮南大將軍。

公元二四五年秋八月,皇太後(先主吳夫人)病逝,劉禪將皇太後與先帝劉備合葬於惠陵。公元二四九年春正月,魏國司馬懿發動政變,夏侯霸被迫前來投奔蜀漢,但因為不認識蜀中道路而迷路,因為山路難行,夏侯霸下馬步行走破了腳也還是找不著路。劉禪得知後立即派人前往接應。劉禪見到夏侯霸後安慰他說:“你的父親是在戰場上戰死的,不是我的先人手刃的。”劉禪又指著自己的兒子說:“這是夏侯家的外甥。”於是拜夏侯霸為車騎將軍。

公元二五八年,鎮軍將軍陳祗病死,宦官黃皓開始幹預政事。公元二六二年,薑維見黃皓肆無忌憚的擅攝朝政,啟奏劉禪將其處死,但劉禪不同意,說黃皓不過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劉禪命黃皓向薑維謝罪,但薑維見黃皓在朝中枝連葉附,恐怕會對自己不利,右將軍閻宇又聯合一些人打算廢掉薑維。薑維對此感到非常害怕,於是請求到遝中屯田,不敢回成都。

公元二六三年,薑維聽聞鍾會於關中治兵,於是上書給劉禪調兵遣將以作準備,但黃皓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的,於是劉禪也就沒當回事,導致蜀漢群臣都不知道此事。

同年夏,魏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舉伐蜀,劉禪於是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薑維率眾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但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劉禪與群臣商議後決定派遣諸葛瞻領兵於涪拒敵,雖然一開始諸葛瞻擊破了鄧艾軍的前鋒,但諸葛瞻不聽黃崇的勸告占據險要,最後戰死綿竹。

劉禪再次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光祿大夫譙周力排眾議,極力主張投降。而北地王劉諶請求背城一戰,但劉禪不同意,於是劉諶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南中監軍霍弋也請求帶兵前來守衛成都,劉禪還是不同意。最終,劉禪聽從譙周的建議,向鄧艾軍投降。

劉禪投降後敕令堅守劍閣的薑維向鍾會軍投降,而薑維假意投降鍾會,準備借鍾會之手誅殺魏將,而後複興蜀漢,並寫密信給劉禪隻需等待幾天就可以。但因為事情泄漏,薑維及張翼等都被殺。蜀漢就此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