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家有一擔糧,不做孩子王。
家有千株柳,不用滿山走。
家有三石穀,喘氣就粗。
家有餘存糧,年荒人不荒。
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自己的妻。
家內無貓,老鼠蹺腳。
家內不和鄰裏爭。
家要敗,出古怪;家要福,靠勞動。
家要興,看後丁;家要敗,出妖怪。
家藏狐狸雞不剩。
家不和,外不順。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王。
家和萬事興。
家不嚴招賊,人不嚴招險。
家窮難舍,鄉土難離。
家花不如野花香。
家賊難防。
家賊難防狗不咬,捉賊容易守賊難。
家鬼害家神,土地老二害財神。
耿直不偏的文財神比幹
那是在商紂王時期,一天清晨,輔佐商紂王帝辛的太師比幹到庭院散步。正是初春的早晨,天氣和暖,他望著燦爛的陽光,深深地歎了口氣,想要把胸中的煩悶憂愁全部傾吐而出。
站在庭院裏,隱隱能聽到宅院外孩童玩鬧的歡快聲音,令比幹瞬間想起了幼年的侄子帝辛。想想自己的這個侄子,天資聰穎,聞見甚敏,才力過人,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深得先帝帝乙的歡心。
《荀子·非相篇》中說:帝辛“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史記》中也形容帝辛說:“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後來,比幹的哥哥帝乙還特意在病榻前囑咐比幹,要好生輔佐這位繼承人。侄子帝辛在帝乙駕崩後繼位成為商紂王。
開始的時候,商紂王重視農桑使生產力發展,國力強盛。打退了東夷向中原擴張,把商代勢力擴展到江淮一帶,國土擴大到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沿海。
這位賢侄和聖明的君主,當初真的是比幹的驕傲。比幹常常想,如果先帝在地下有知,也會歡欣鼓舞,為自己的國家有這麼一位好皇帝和好兒子而無比欣慰的。
但是,這一切都在商紂王的寵妃妲己出現之後改變了。都說紅顏禍水,女色誤國,這位妃子使商紂王無心朝政,每日隻顧尋歡作樂,比幹雖從20歲開始就以太師高位輔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輔帝辛,但從政40多年以來,還沒有見到侄子這麼頑固過。
比幹的臉上盡是愁容,手心裏緊緊攥著一張神符。這道符是老友薑子牙離開朝歌,來相府辭行前留給自己的,說是可以躲避一難。但誰知這一難能不能躲得過去呢?
幾天前,妲己抱怨說心口疼,整天病懨懨地擺出一副嬌弱相,把商紂王也緊張得坐立不安。徹底不理朝政了不說,居然還廢寢忘食地召集全國名中醫來問診,這更使得忠誠的比幹對妲己怒目而視。
後宮之中嬪妃邀寵並不少見,但要是一心糾纏君王,使國政荒廢,這樣的嬪妃就不該縱容了。比幹眼看曾經明事理懂分寸的君王日益頹廢,更加視妲己為眼中釘,而妲己顯然也將比幹看作是肉中刺。
妲己在病後曾昏昏沉沉地暗示商紂王說,自己的病是個奇疾,隻有世間罕見的藥引熬製出的藥才可以解救。而這藥引就是比幹的一顆七竅玲瓏心。
比幹可不知道自己的心是不是有七竅,但他很清楚,人沒了心性,要比沒了心髒更可怕。想想當年自己的賢侄帝辛,才小小年紀就伶俐可愛,長成青年時又是雄姿英發的一位皇家子弟,一國的好君王,卻隻因心性被迷惑,居然被這麼一個歹毒又刻薄的妃子利用了!
仰望天空,盛日春景在比幹眼裏也成了一派蕭條的落敗秋色。他甚至都不敢肯定地認為,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侄子,自己哥哥臨終時托付的好棟梁,自己曾經鞠躬盡瘁服侍的賢明君主,不會聽信妲己的妄言。
比幹並沒有擔憂太久。正想著,他就被商紂王召進了宮中。抬起頭,他看見那一張既熟悉又陌生的臉上,是一種糊裏糊塗的尷尬神情,正是商紂王。
隻聽商紂王說道:“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瓏心可愈。聽說皇叔有玲瓏心,想借一片作藥湯來用,若是她的疾病被治愈了,您的功勞可就大了啊。”
比幹回答說:“心哪裏是能隨便借出的東西呢?它是身體的主人,被侵擾的話,就會使人失去生命啊!心是協調一切的關鍵所在,如果我的心被削去一片,受到損傷,我又怎麼可能還有活路呢?君王啊,我這個老臣,並不是因為太過惜命而不肯獻身。隻是如今朝綱不振,能為您出謀劃策的賢臣已然不多了。如果連我也出了事,誰來幫您保住江山呢?”
聽了這一番發自肺腑的言論,商紂王很尷尬,但也很不耐煩:“這話真是太誇張了吧。借片心而已,哪來的這麼多說辭呢?”
聽完這個回答,比幹萬念俱灰。他明白,自己的性命怕是要和這個君王曾經的賢能一樣,一去而不複返了。他深吸一口氣,用手顫顫巍巍地將從不離身的符紙掏出,燒化之後放在水中一飲而盡。
然後,比幹沒有理會在一旁愣住的商紂王,轉而向太廟的方向大拜了八拜,流著淚慨歎說:“成湯先王啊!這28世的天下就要斷送在您的這位後代手裏了,並非是因為老臣不忠不義啊!”言畢,伸手挖出了自己的心。
也許是因為神符的作用,比幹發現自己並沒有失去生命,但是心裏總覺得空空蕩蕩的。他一言不發地跨上馬,飛奔跑了好幾裏路。
比幹的馬跑累了,慢了下來。這時,比幹忽然聽見一婦人大叫賣無心菜,就勒馬問道:“人若是無心會如何呢?”
不知情的婦人回答說:“人若無心的話,還怎麼存活呢?”
比幹聞聽此言,頓時落馬,失去了生命。
比幹忠諫而死,後世的人們始終念著他的好,稱他為“亙古第 一忠臣”。因為比幹生前忠誠耿直,逝世之後又沒有心,因此不會心存偏見偏袒任何一方,最適合做分配財產的神靈。
古代大多數讀書人以考取功名為重,而財祿富貴都從科舉中求,因此奉比幹為“文財神”,祈求功名成就、財祿亨通。
坊間的文財神像大多以福星、祿星、壽星作為吉星組合,成三星拱照之勢,寓意福祿壽齊全。其中的祿星就是文財神比幹。神像的製作材料有紙畫、瓷、金、銅、銀、木、水晶玻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