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4

柳樹在古代的應用

柳樹因其易於栽培和生長迅速的習性,以及樹幹粗大而具婀娜優美的樹形,加之含有一些藥用成分,使其在我國古代的農業、園林、建築、醫藥等方麵得到廣泛的應用。

古人不僅取燃柴於柳樹,還有人專門靠種植柳樹生活。古人還用柳美化環境,做建築材料和治療相關疾病的藥物。

在《詩經》裏,有“折柳樊圃”的記載。樊圃,就是給菜圃圍籬笆。也就是說,在《詩經》流行的時代,人們已經在利用柳樹做籬笆了。這可能跟柳枝繁多且細長有關。

這個用途在南北朝時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據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中記載:

其種柳作之者,一尺一樹,初即斜插,插時即編。其種榆莢者,一同酸棗。如其栽榆,與柳斜植,高共人等,然後編之。數年成長,共相蹙迫,交柯錯葉,特似房籠。

從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通過雜植酸棗等其他樹木,可更好地發揮柳樹作為籬笆的防護功能。

柳的另外一個早期的用途是被種植在墳地裏,用以遮蔭,同時標識墳塋的等級。這一點在經典古文選集《古微書》中有記載:

天子墳高三仞,樹以鬆;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栗;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

古人在墳塋栽楊柳,這大概也與柳的易於栽植有關。古人把庶人也看成同楊柳一樣,無論如何處置皆可生存,而貴族階級往往栽植名貴樹種。

到了後來,雖然人們早已沒有了等級概念,但在已故之人的墳上栽種柳樹,或在修整墳地時插植柳樹的習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柳在古代也常被用作美化環境的行道樹,曆久不衰。關於這一點,自魏晉以來,史不絕書。古代史書《晉書》有記載說:

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

在隋代,煬帝廣開運河,柳樹被普遍種植於新開鑿的運河兩岸。《煬帝開河記》中描述了當時栽柳的盛況,“詔民間有柳一株,賞一縑。百姓競獻之。”

隋唐五代時期,柳樹仍是廣泛栽培的樹種之一。城市種植柳樹已經非常普遍,而且規模也很可觀。宋代也有栽植柳樹作為行道樹,為行人提供遮蔭的記載。宋代史書《宋史》裏說:

先是州少種樹,暑無所休,仲甫課民栽柳蔭行路,郡人德之,名為補闕柳。

宋代種植柳樹,還將它用以營造森林、防洪護堤。在那裏種植的植柳,既可點綴風景,也可防洪護堤。此外,柳還用在圩田上。

到了清代,柳樹在邊塞也被廣泛種植。清代楊實的《柳邊記略》就記載有這方麵的內容。

無獨有偶,古人在西北也種植了紅柳。比如左宗棠就在平定西北的同時,也注重發展農業,還讓軍士種植柳樹,人稱“左公柳”。楊昌浚曾有詩讚頌他說: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裏,引得春風度玉關。

柳在古代園林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園林中最常見的樹木之一。古代不管是帝王禦苑,還是私家園林,常收集珍草奇木作為裝飾,而柳樹卻因它容易成活的習性和優美的樹形受到青睞。尤其是垂柳,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園林,都很容易發現它們的身影。

不僅如此,在一些古籍中,有以柳命名的古代園林,如南宋杭州城中就有一個禦花園叫“五柳禦園”,其他還有“古柳林”、“柳洲”等以柳命名的園林。

到了清代,在園林建造上,植柳甚至有了一定的規範,這在頤和園的造景綠化中表現得尤為明顯。造園者在內外湖之間的西堤上,模仿杭州西湖的蘇堤,栽培了大量的柳樹,在繞湖的堤上也栽培有許多的柳樹,而在萬壽山上則有大量的鬆柏。

用在園林造景上的柳以垂柳居多,《花鏡》中說到了用垂柳的原因:

雖無香豔,而微風搖蕩,每為黃鶯交語之響,吟蟬托息之所,人皆取以悅耳娛目,乃園林必須之木也。

在農業上,曆代政府多鼓勵人民種植桑、棗,到宋、元時期,朝廷也開始鼓勵人民種植榆、柳了。這不僅是因為柳樹的觀賞價值高,也是由於柳樹在古代農業中占有很大的地位。

古籍《陶朱公術》中寫道:

種柳千樹則足柴。十年之後,髡一樹,得一載,歲髡二百樹,五年一周。

這說的是取柴。可見,靠種植柳樹的農業經濟在當時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且成為可以維持終歲無窮的生計之法。由於一些低濕地不適合種植糧食作物,而柳樹又極易在低濕地栽植、成長。因此,種植柳樹也是盡地力的一種好辦法,在農業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柳樹在農業上的應用還有一個方麵,就是和其他農作物混雜種植,這一點不管是在古書中還是在後來的農業生產中都可以找到例證。

禾生於棗或楊,大麥生於杏,小麥生於桃,稻生於柳或楊,在江南的水田埂上也隨處可見柳樹。不管能否用生物學原理來解釋這種現象,多少年來人們就是這樣做的。

在古代,“順天時”是農業中重要的一環,而物候觀察是古人掌握農時的一個主要方麵。柳樹因為分布廣,自然就成為人們觀測物候的對象。我國最早的物候學著作《夏小正》中就有關於柳的物候記載。

柳在正月開始發芽、長出花序了。因此,柳樹發芽在物候上也成了春天到來的標誌。在詩詞、農諺中,柳的這一物候特征被廣泛應用,如農諺中就有“七九八九,楊花看柳”之說。

又如杜審言的《早春遊望》詩: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這些都說明了柳樹的生長、複蘇是早春的一個極有代表性的物候特征。

柳樹開花——是個滿天飛的。

柳樹枝兒——好活。

柳條穿泥鰍——一路貨。

柳條筐裏做元宵——滾蛋。

柳條筐舀水——一場空。

liù

六輩得兒——齊(七)備(輩)子。

六點鍾的表針——頂天立地。

六耳猴充孫悟空——冒牌貨。

六個閨女送他姨——齊(七)哩。(河南)

六個手指頭撓癢——多一道子。

六個指頭劃拳——出了新花招。

六國販駱駝——沒事找事。

六片加一片——欺(七)騙(片)。

六十甲子輪流轉——老一套。

六味地黃——總是完(丸)。

六月吃薄荷——良(涼)心。

六月穿皮襖——不分四季。

六月穿皮襖——裏外發燒。

六月穿皮襖——武(捂)漢(汗)。

六月的蚌——開嘴就是賤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