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城傳說 驚悚的午夜(1 / 3)

時值盛夏。

炙熱的太陽高懸於半空中,散發出耀眼的金色光芒,普照大地。

三伏天,酷暑難耐。路上隻有少數零落的人群,頂著烈日穿梭在這條乃這座小村莊的主幹道上。

六十多米寬的柏油馬路,將古滎一分為二。房子坐北朝南,依路而建。道路兩旁新落成的仿古式漢朝唐樓格外引人注目,白皙的牆麵,朱紅的頂梁柱。如震天的金箍棒一樣,直徹雲霄。青綠色的古稀琉璃瓦,點綴屋頂。漢代政治家晁昏,曾經提出房子應該坐北朝南建立。北為陰,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山南水北為陽。總的說來,這樣的房屋在一年四季將總會有一麵朝陽。《詩·公劉》雲:即景乃岡,相其陰陽。

汽車猶如穿梭機一樣,從被曬得有些鬆軟的柏油馬路上呼嘯而過。

時至午後,道路兩旁的綠化帶,茂密翠綠的桐樹樹葉叢下。知了攀附於樹梢上,啼鳴不已,聲音惹的行人躁動不安。尖銳的啼鳴聲,讓人不得雙手掩著雙耳,快速的跑過這一段不足百米的樹蔭。

古滎,字麵解釋為古代的滎陽城。乃漢朝的冶鐵中心,為漢朝的滎陽古城。從古滎這裏往東去三十多裏,就是那個曾經漢高祖劉邦和楚霸王項羽談判劃分之地——鴻溝。楚漢相爭四年,曾以鴻溝劃分地界,東楚西漢。古滎是一個充滿迷離、神秘的村莊,充斥著一種讓人耐人尋味,卻逃不出他個人魅力所在。

一條陰涼的樹蔭小路,通往一座已有六十多年曆史的軋花場。昔日繁盛的景象,早就被殘磚亂瓦,所掩埋殆盡。今夕這裏卻是雜亂無章,野草叢生,無人管理,早已荒蕪,荒廢十年有餘。花場內部雖說缺少了欣欣向榮的昌盛景象,卻留下了枝繁葉茂的樹木,經過這數十年的生長,早已翠綠如茵。被拆卸麵目全非的花場,隻留下空蕩蕩的車房和工作間。厚重的大鐵柵欄,猶如鐵將軍把守一樣,早就大鐵鎖落閘,將人拒之門外。如若想要觀賞這座曾經帶給附近十裏八村村民幸福安康生活美滿的希望之地。現在也就隻能透過從被鐵鏽蛀爛的洞眼中,管中窺豹了。從洞眼往裏望去,隻能看到位於軋花場最中央,穩如泰山坐立不動,被天邊一團祥雲所籠罩,散發出陣陣紫氣城隍廟。雖有祥雲庇佑,現在的城隍廟也早已失去了往日香火鼎盛的景象。城隍廟屋頂綠瓦磚牆上,早已是青苔的天下。野草雜生,長滿了屋頂,微風輕輕吹拂而過,破爛的門窗隨風搖擺,發出吱吱的聲響……

紮花場已經無人管理十餘年了,且大門落鎖。一些想要打理城隍廟的老人,隻得望門興歎。雖說軋花場已經不能在生產棉花了,失去了當年那種世人皆知的繁榮景象,但關於軋花場這三個字,卻始終被古滎的老百姓牢牢的記得。那就是……因為,軋花場裏始終發生著詭異的事情,一直沒有停息過……

“五年前的軋花場,如同今日一樣,早已荒廢許久,但是位於廠房的最盡頭,卻每天都有尖叫的嘶吼聲出現在半夜的十二點中。且一吼就是兩個小時,這種事情一直持續了兩年之久。雖說在這期間,有不少人在半夜時分,翻過鐵門,探究著到底為什麼會發出如此讓人驚悚不安的怪聲,卻始終沒有眉目。因為每當他們尋至聲音所發出地方的時候,怪聲卻會戛然而止。就如同好似有人做怪一樣。說來也奇怪,每當有人半夜進入花場後方廠房附近,怪聲就會消失七至十天,隨後會再次出現在明月高掛天空的淩晨時分。

久而久之,住在花廠附近人們對怪聲的探查毫無一點頭緒和線索可言,也就習慣了半夜所發出的怪異聲音,慢慢地也就習以為常了。可是,漸漸地,住在花場員工宿舍的這些花場工人們,由於實在受不了每天晚上都被怪聲吵鬧的睡不好覺,且聽著這淒慘、詭異的聲音,加之長時間弄不清楚來由,心生膽怯,故而都搬離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