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回姚啟聖的作用
“國公大人,今日陛下要禦駕親征,您怎麼也不勸阻一番?”萊國公府上,眾大臣倒是消息靈通之輩,在京城之中,不管宮中有個什麼一舉一動,根本就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李無庸剛剛在南書房內說的話,不到一刻鍾就傳入了京師的大小官吏的府中。而在京師之中,大唐帝國中三省長官中劉謙、宋獻策、顧炎武深受李無庸器重,隻不過三者當中,顧炎武不過才三十左右,宋獻策一向主軍事,而且更是奇怪的是,此人身居一品,平日裏卻是不與他人交往,隻有劉謙的萊國公府上,經常是車水馬龍,朝中眾大臣經常到此議論國事。今日李無庸的一番話剛剛說出口來,那些大臣又紛紛趕了過來,也好在明日大殿之上做出反應。
“陛下今日接到李岩將軍的告急信,十分震怒,所以才會說出那一番話來。想必明日朝中陛下會忘記了此事,陛下乃是千金之軀,哪裏能冒天大之險。我等明日要行人臣之禮,勸諫陛下不可親征。”禮部尚書王吉真大聲說道。
“王大人說的極是。”禮部侍郎袁三甲也說道:“當初陛下在金殿之上,點了危國公的將,領大軍十萬,居然還敵不了一群盜匪。我大唐的臉麵就這樣被他踐踏在李定國之下,真是太損我大唐的臉麵了,想我大唐開國第一戰,居然還陛下禦駕親征,也不知道禦史台平日裏是幹什麼的。”
“袁大人請慎言。”劉謙掃惡劣眾人一眼,道:“危國公有大功於國。受陛下信任,況且那巴蜀之地,山高水深,易守難攻,李定國更是久經沙場,兵法韜略可是當今少有地,危國公損兵折將也是情有可原。隻是陛下…哎!”
“侍中大人說的是。”姚啟聖忽然闖了進來。
“姚大人。你怎麼來了?”劉謙趕忙迎了上去,對於姚啟聖。劉謙可是不敢怠慢,他知道自己、宋獻策都已經是老人了,而顧炎武、姚啟聖卻是不同,正值壯年,如今除掉顧炎武,其他的人雖然官位不高,但是卻在險要部門。大唐不是蜀漢。李無庸對後備力量的培養,早就在籌備之中。象姚啟聖等人日後必然入主三省,成為李無庸或者後來之君所用。
“下官正在家裏看書,卻聽說陛下要禦駕親征,所以就趕了過來,和國公大人商量一番。”姚啟聖拱了拱手說道。
“不知道姚大人有什麼高見?”劉謙連忙問道。
“諸位大人,你們可知道前朝的時候,崇禎年間。有一官員出使後金的時候,皇太極曾問那官員說‘你們的皇帝可能挽上兩石弓?可能上馬射虎否?’而前朝官員無話可說。在山海關附近,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地‘滿金不過萬,過萬不可敵。’說的是後金地軍隊,超過了一萬人就是天下無敵了,陛下說的對。不是他們的弓箭弱過前朝,而是他們是有自己的精神領袖,皇太極經常親自領兵出征,所以才會有那樣的話來,陛下今日親征,並不是為了向天下人證明陛下的武功,而是為了給後世之君有個榜樣而已,讓後世之君不忘今日立國的艱辛,陛下以自己為榜樣,為了我朝地長治久安而著想。為了我大唐日後不會出現懦弱之君。下官以為,陛下乃是萬世明君啊!諸位大人。你等準備勸諫陛下,難道是想讓我大唐以後的皇帝都如同明末諸皇一樣嗎?”姚啟聖話一說完,就掃了眾人一眼道:“陛下如此大誌,我等身為臣子,難道還想阻攔陛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