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回秦氏忠烈
漢城下,旌旗大帳綿延數十裏,這裏正是大唐帝國西征的大本營所在,李岩的十萬大軍與李無庸的十五萬大軍,共計二十五萬大軍都雲集如此。
此時的軍大帳,李岩、紅娘等西征大將老老實實的跪在禦案前,劉啟、羅振川、曹百原等隨駕將軍則站在一旁,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大帳氣氛陡然的凝重起來。皇帝李無庸臉色平靜,也看不出其的任何喜怒之色,都說天威難測,這個時候誰也不敢說出聲來,天知道皇帝的心裏是怎麼想的,雖然李岩位列國公,平日裏與眾人的關係也還比較融洽,但是如今卻是損兵折將,更重要的是皇帝陛下在金殿之上親自點的將,大唐帝國剛剛統一了北方,隻剩下兩個小小的四川與雲南了,沒想到的是擁有十萬大軍的李岩居然損兵折將。
“起來吧!”李無庸歎息道:“那李定國也確實是個人物,你能保住自己的大營都不錯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了,你李岩也是個久經沙場的將軍了,居然被他襲了大營,怎麼說都說不過去,雖然是軍前小挫,但是朕要是不罰你,恐怕以後軍令難行,朕今日就罰你一年俸祿,你可心服?”
“臣謝陛下隆恩。”李岩等人大喜。紛紛站起身來,退到三將之後。
“如今朕大軍二十五萬來取四川,那張獻忠必然有防備,各位將軍必須緊守關口。不可掉以輕心,要知道危國公的今日就是你們地榜樣,李定國、劉秀不可小窺啊!張獻忠有此二人守住四川門戶,不想點辦法,還真不知道怎樣對付他呢!”李無庸掃了一眼案上的地圖淡笑道。
眾人也不知道李無庸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根本沒有放在心上。“陛下,臣近日曾聽聞四川有人謠言。陛下準備招降李定國,並且準備把他列在淩煙閣上。並且要風國公之位?不知道此事是否當真?”李岩見大帳無一人說話,隻得做了出頭鳥。
“喲,危國公知道的還蠻快的啊!朕還以為你還要段時間才知道這個消息呢!”李無庸大笑道:“不錯,是有這個消息,這個消息是朕命人散發出去的,一方麵朕也確實有此意,李定國是個難得的人才。我大唐需要這樣地將軍,授予一個國公,也不算破格;其二,那張獻忠雖然也有兒,但是年紀幼小,根本不能承擔大任,朕曾聽聞張獻忠不止一次的對孫可望說,準備在他們四個人當挑選一個做太。雖然大西在朕看來不過是一群盜匪罷了,但是在他們地心裏卻不是這麼想的,那孫可望、劉秀、艾能奇三個人卻不是那麼想的,那張椅誰都想坐上去,隻可惜的李定國無論是在兵法韜略,還是在四川的人望都遠遠超過他們三個人。張獻忠也是一個疑心病很重的家夥,離間之計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起到作用的,但是那螞蟻毀堤地時候,不是一下就成功,而是一步一步的來,朕一次不行,就用第二次,慢慢的來,朕就不相信那張獻忠不招。”
“陛下盛名。”劉啟等將齊聲高呼道。
四川不同於別的戰場,在這裏到處都可以稱的上是天險。那大西軍隊在這裏算是主人了。地利之熟悉要遠遠的超過唐軍,再加上李定國等人也都是能征善戰之輩。把四川守的象鐵桶一樣,李無庸若不想點偏門,還不知道這場戰爭會打到什麼時候呢!
“李岩,朕問你,如今漢的防備如何?”
“回陛下地話,如今的漢城是由偽西政權下的大將王尚禮鎮守,有兩萬人馬。但是在他的周圍偽西的四王各自收拾兵馬,與漢成了犄角之勢,實難攻取。”李岩上前一步,在地圖上仔細的把情況一一指給李無庸觀看。
“如此倒確實厲害,你那十萬大軍也確實不好攻取了,王尚禮,這個人你熟悉嗎?”李無庸忽然問道。
“回陛下地話,張獻忠建立偽西政權的時候,不但封了四個養為王,其孫可望為偽平東王,劉秀為偽撫南王,李定國為偽安西王,艾能奇為偽定北王,而在軍事上則設五軍都督府,軍王尚禮,前軍王定國,後軍馮雙禮,左軍馬元利,右軍張化龍。分兵一百二十營,有‘虎威、豹韜、龍韜、鷹揚為宿衛’,設都督領之。城外設大營十,小營十二,置老營,名為禦營,張獻忠自己統帥。又命孫可望為平東將軍,監十營;李定國為安西將軍,監十營;劉秀為撫南將軍,監十五營;艾能奇為定北將軍,監二十營。每營約五千人,偽西大約有兵五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