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回
“劉秀,你哪裏走,朕親自來擒你。”大火之李無庸手的森鐵長槍,指著戰場的劉秀大喝道。
“陛下來了,我等當死戰。”李岩見李無庸親領大軍敢了過來,心大喜,知道李無庸今日必將要滅了劉秀才甘心,當下不敢怠慢,帶領著手下一標人馬,就朝劉秀殺了過來。
原本聞聽李無庸親自趕過來的劉啟心大吃一驚,這個時候他才想起自己的一時痛快讓李無庸親臨險地,想著黑暗之不同於白天,要是從哪裏射來一隻箭,李無庸哪裏能躲的開。要是真的是那樣的話,恐怕他劉啟就是死了一萬次都抵不了罪,一想到這裏,臉上的汗水如同瀑布一樣流了下來。不過劉啟倒也聰明,手的大刀拚命的朝劉秀方向殺了過去,眼下隻有快速的擊斃了劉秀,摧跨了對方大軍,一方麵可以消除李無庸在戰場上的危險,而另一方麵也可以讓李無庸免除對自己的處罰,須知道在戰場之上違反軍令可是殺頭的大罪,就算他劉啟是國公,身後還有劉謙的幫忙也是不能饒恕的罪過。
劉啟聰明,並不是代表著別人都是傻蛋,天下間的聰明人還是比較多了,眼前的劉秀雖然不如李定國那樣有智略,但是也不會相差太多的。晚上的形勢已經很是明顯,那就是兄弟三人都了李無庸的詭計,李定國的西大營顯然已經被攻破,也就等於漢陣線已經破了一個很大地缺口。漢已經不可能再是以前的漢,犄角之勢也是不可能存在,憑自己與艾能奇之間的兵馬顯然是不可能抵擋的李無庸的大軍。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凡是也是有個例外的,比如說眼前,就是有例外的情況,李無庸作為一國之君。隻要殺了李無庸,唐軍必然大亂。大亂之,小地方麵,唐軍退兵是肯定了,大的方麵弄不好新生地政權主弱臣強,國內動亂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不能不說劉秀想法的正確性,要是真的如同劉秀所想的那樣,唐朝的曆史弄不好真地會改寫也說不定。
“將士們。隨本王衝過去,隻要殺了李無庸,我們就有了活的希望了,隻要殺了李無庸,我們就可以回到成都,接受大西皇帝的賜賞,殺了李無庸,我大西就可以一統天下。”劉秀大聲喊道。
要是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吸引人的話。那無疑就是生存了。盡管這個世界上還沒有馬斯洛層次理論的出現,但是無論在什麼時候,生存都是人們首選的目標。更何況在這種情況下,大西數萬將士都被李無庸圍困在這個小山道上,首尾相連,想不死都難。但是隻要有了希望。哪怕那希望是渺茫的,這些人都會毫不猶豫的去爭取,就象那落入水地人抓住一根稻草一樣,拚命的不讓它溜走。如今的情況就是這樣,劉秀的話如同黑夜的一盞明燈一樣,知道著大西士兵該如何去爭取活著的希望。一時間無數地士兵不要命的朝李無庸的大軍衝了過去,絲毫不理睬跟在自己身後的李岩大軍,以及擋在李無庸身前的劉啟大軍。黑暗有無數支箭在飛舞,根本就不用瞄準就到處亂射,但是勝在人多。一箭之下都能射到人。也有的是大西的士兵,但是更多的還是唐軍。
李無庸自從一開口說話。就知道不對勁了,畢竟黑暗之,自己又是一國之君,天知道黑暗會發生什麼事情,盡管自己的周圍有無數的侍衛保護,但是還是不能小瞧著對麵地大軍。不怕死地人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明知道是要死仍然望前衝地人,這種人是最可怕的。比如說眼前的劉秀就是其的一員,明知道衝上來有可能是要死的,但是他到底還是要衝出來。隻要殺了自己,就算是劉秀全軍覆沒也再所不惜。看著大西士兵瘋狂的朝前進攻,李無庸心裏的後悔勁就不說了。但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也隻能接戰了,總不能皇帝率先逃跑吧!
“眾將士,消滅了劉秀,我大唐也就等於消滅了張獻忠一半了。”李無庸也不管射來的亂箭,大聲喊道:“如今劉秀已經在我們的重圍之,眾將士,誅殺劉秀就在今朝,殺劉秀者賞白銀五百兩。活捉者賞白銀三百兩,殺啊!”眾將士一聽,心大為一驚,要知道抓一個人要比殺一個人要難多了,如今李無庸偏偏說活捉者賞三百兩,而殺死者乃是五百兩,這分明就是明確告訴眾人,殺了最好。人性的貪婪在這個時候也都顯示出來,剛才被劉秀率領著殘軍殺的連續後退的唐軍在那些低層將領的指揮下,很快的就穩定了陣線,並且逐步的朝對方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