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雙眸青黑更微長,行步如飛性卻剛,若得山林相隱映,自然福祿異尋常。

熊形第三十五:其形身體圓,鼻定仰,起坐不久,喘息急促,無垂白,壽。

詩曰:狀體形儀又匪豬,徒然力勇逞凶愚,子良不是生斯子,敖氏還能滅也無。

魚形第三十六:其形眼圓項縮,耳小眉薄,口聚身長,眠不閉目,性格猶豫不定。

詩曰:項縮何曾閉眼眠,水星相得免憂煎,禹門三級桃花浪,變化成龍上九天。

豬形第三十七:其形頭闊,麵長額平,眼深口聚,耳尖腮肥,無項腳短,見人乍驚,愛居僻猥,口帶微動,終主橫亡。

詩曰:項短身微賦性愚,衣財雖足亦無餘,若為僧道須還吉,外地營求隻自知。

狗形第三十八:其形頭大項粗晴黃,麵尖口聚,耳尖聳,性急,飲食無厭,身與腳相等,小人多憎惡,於人有心力。

詩曰:麵尖額闊眼睛黃,喜怒平生自不常,指示得逢蕭相國,一生心力佐高皇。

蟹形第三十九:其形眼凸耳卓,身圓多懼,坐立不正,與眾不睦,性格僻澀。

詩曰:眼露橫行直又愚,生平賦性喜江湖,直形若得當為郡,休問監州有也無。

貓形第四十:其形麵圓、眼圓、腰長、性慢、多言,見識淺窄。

詩曰:眼中黃色麵微圓,稟性溫純好飽鮮,有力有才堪任使,一生常得貴人憐。

獐形第四十一:其形麵長嘴尖,眼似大而細,眉粗棱高,眉狹鼻準小,耳長露反,身小腰小無肚,腳長行急,愛靜,性驚多憂疑。

詩曰:身肥項短腳頭圓,眉大分明眼亦然,不信人言常使性,平生衣食也艱難。

蝦形第四十二:其形眉骨起而齒露,骨肉不和,眼常青色。

詩曰:操心直亮貌昂然,挺挺英風自莫前,若遇水年方得誌,直須論事可回天。

豹形第四十三:其形五嶽急,天倉窄,地閣圓,為事猛烈,喜外人,憎骨肉。

詩曰:麵長齒密鼻隆,多惠多文性且豪,莫道南山終靈隱,會須變化不辭勞。

驢形第四十四:其形眼黃白,無和氣,行步急,多妄談,性卑汙,麵長耳長,語音粗散。

詩曰:眼中黃白麵形長,耳大分明相畏常,貴兆已成真大貴,不然稱賞動君王。

狐形第四十五:其形麵紫色,眉目媚,形頰大,情和美,性急,尻骨起,淫欲中多巧詐。

詩曰:麵帶酒容眉目媚,心靈奸滑事多疑,那堪更得山林茂,衣食從容樂且宜。

豺形第四十六:其形頭方,額闊,地閣尖,眉粗晴大圓,五嶽起,口大齒密,豺牙尖露,耳輪貼肉,得此相者,當為將軍。

詩曰:元來此相號豺狼,頭方額闊眼睛圓,眉粗口大牙尖露,耳輪貼肉壽延年。

猩猩形第四十七:其形眉目相近,鼻高直,上口闊,上唇掀,麵闊身肥,發粗赤旋,腮削臂長,性急言直,主人多才多藝,為僧道,女人必為賢德人也。

詩曰:猩猩之相鼻梁高,眼眉相近發粗毛,唇掀麵闊身肥大,腮削為人德高褒。

兔形第四十八:其形頭小額小,眉細口小,耳長圓大,齒細密,鼻細而紅,腳短,從此相者五品之官,女人亦主夫人之貴。

詩曰:額頭口眼最分明,四小元來號兔形,眉細耳長兼齒細,定教男女貴榮昌。

駱駝形第四十九:其形頭圓而長,額闊項長,背伏眉高,五嶽不正,眉粗目深,口聚發粗,膊闊骨粗,齒露頭低,腳手長,聲雄行慢,能負重。為此相者三品之官。

詩曰:駱駝背伏更眉粗,頭項圓長額闊扶,口聚目深眉聳上,聲雄榮貴佐皇圖。

相貌大師識別孔子

《水鏡神相》中記載:孔子有一天領著學生們周遊列國,在走出衛國的東大門時,迎麵碰上了著名相術大師姑布子卿的車隊。夫子見狀,連忙對學生們喝道:“徒弟們,引車避開,有人要來,他必定要給我看相,你們可將他說的話記錄下來。”孔子話音剛落,隻見姑布子卿已率領手下眾人驅車趕來。,見孔子的車隊停在路旁,姑布子卿也連忙對徒弟們說:“徒兒們,不可造次而過,聖人的車隊就在前麵,快引車避道吧!”

雙方的車隊都在相互謙讓,誰也不肯先走。此時,孔子有意讓姑布子卿看相,便從車上從容地走了下來。夫子當路而行,步態從容安詳,舉止之間洋溢著一股豪氣。姑布子卿見狀,也從車上走了下來,他雖然不認識孔子,但從車隊中飄逸的聖者氣象之中,他對麵前的這位盛德君子也早已知根知底。姑布子卿迎著孔子仔細地端詳著、審視著。看到孔子在車道上慢行,他也跟著走了五十步,又定定地注視著。這時,孔子的大弟子子貢看著二人的舉動,正感到有些疑惑,便也走到姑布子卿的身旁。

姑布子卿看見子貢來到跟前,便指著孔子問道:“他是誰?”子貢急忙答道:“他是我的老師,魯國的孔丘。”“魯國的孔丘?此人的聲名,我早已如雷貫耳。”姑布子卿說道。“我的老師怎麼樣?您能給相相嗎?”子貢請求道。姑布子卿說:“您的老師得堯帝之額,舜帝之目,禹帝之頸,皋陶之嘴。從前麵望去,盎盎乎有王者的氣象;從後麵看去,肩高但脊梁稍嫌弱,惟有這一點比不上四位聖人。”子貢聽後,連忙歎息。姑布子卿說:“你不用歎息,你的老師麵汗而不惡,嘴葭而不藉。遠遠望去,瘦瘦的身材倒有點像喪家之犬。”說完這番話之後,姑布子卿便率領車隊上路了。子貢將姑布子卿的話告訴孔子,孔子聽後,對別的沒說什麼,隻是對“喪家之犬”四字很是感歎,情不自禁地歎道:“我怎麼敢這樣呢!我怎麼敢這樣呢!”子貢在一旁不解地問道:“汗麵不惡,葭喙不藉,這個好理解。喪家之犬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孔子答道:“你怎麼不見那喪了家的狗呢?夾著尾巴,四處遊蕩。他用喪家之犬來比喻我四處顧望無人,想施展才華,卻上無明王,下無賢士。王侯方伯之中,王道喪,政教失。到處都是強權政治,百姓們失去綱紀約束,都在放任自流。這個人的本意是要我去改變這種局麵,我怎麼敢當此重任呢?”孔子說完,又歎息地走上了車,繼續他的遊說事業。

【事典】

相貌奇偉的文天祥

文天祥,字宋瑞,一字履善,吉州吉水人。他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時,看見學宮中所察祀的鄉先生歐陽修、楊邦義、胡銓的畫像,諡號都為“忠”,即為此高興,羨慕不已。說:“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他二十歲即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漸漸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寫完。理宗皇帝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考官王應麟上奏說:“這個試卷以古代的事情作為借鑒,忠心肝膽好似鐵石,我以為能得到這樣的人才可喜可賀。”不久,他父親逝世,回家守喪。

開慶初年,元朝的軍隊侵伐宋朝,宦官董宋臣對皇上說要遷都,沒有人敢議論說這是錯的。文天祥當時入朝任命為寧海軍節度判官,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一人心”。因不被采納,就自己請免職回鄉。後來逐漸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書一一列舉他的罪行,也沒有回音。因此出外任瑞州知州,改遷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書左司郎官,多次遭台官議論罷職。擔任軍器監並兼任代理直學士院。賈似道稱說有病,請求退休,用以要挾皇上,詔令沒應允。文天祥起草製誥,所寫文字都是諷刺賈似道的。當時起草聖旨誥命的內製沿襲要呈文稿審查,文天祥沒有寫,賈似道不高興,命令台臣張誌立奏劾罷免他。天祥已經幾次被斥責,援引錢若水的例子退休,當時他三十七歲。

鹹淳九年(1273),起用為荊湖南路提刑。因此見到了原來的宰相江萬裏。江萬裏平素就對天祥的誌向、氣節感到驚奇,同他談到國事,神色憂傷地說:“我老了,觀察天時人事應當有變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擔任治理國家的責任,不就是在你嗎?望你努力。”十年(1274),改任贛州知州。

德祐初年,長江上遊告急,詔令天下勤王。文天祥捧著詔書流涕哭泣,派陳繼周率領郡裏的英雄好漢,同時聯絡溪峒蠻,派方興召集吉州的士兵,各英雄豪傑群起響應,聚集兵眾萬人。此事報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撫使的名義率軍入衛京師。他的朋友製止他說:“現在元兵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城市郊,進迫內地,你以烏合之眾萬餘人赴京入衛,這與驅趕群羊同猛虎相鬥沒有什麼差別。”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這麼回事。但是,國家撫養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沒有一人一騎入衛京師,我為此感到深深地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將會有聽說此事後而奮起的。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麼國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性格豁達豪爽,平生衣食豐厚,聲伎滿堂。到這時,痛心地自己貶損責罰自己,把家裏的資產全部作為軍費。每當與賓客、僚屬談到國家時事,就痛哭流涕,撫案說道:“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八月,天祥率兵到臨安,擔任平江府知府。當時因為丞相陳宜中沒有返回朝廷,沒有派遣。十月,陳宜中至,於是派遣去任職。朝議中剛剛擢升呂師孟為兵部尚書,封呂文德為和義郡王,想以此尋求和好。師孟更加傲慢驕橫、放肆。

文天祥辭別天子,上疏說:“朝廷姑息、牽製的意向很多,奮發、果斷處事的例子很少,請求處斬師孟作為戰事祭祀,用以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又說:“宋代接受五代分裂割據的教訓,削除藩鎮,建立郡縣城邑,雖然一時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是國家因此漸趨削弱。所以到一州就攻破一州,到一縣就攻破一縣,中原淪陷,悔恨、痛心哪裏還來得及。現在應當劃分天下為四鎮,設置都督來作為它的統帥。把廣南西路合並於荊湖南路,在長沙建立治所;把廣南東路合並於江南西路,在隆興建立治所;把福建路合並於江南東路,在番陽建立治所;把淮南西路合並於淮南東路,在揚州建立治所。責令長沙攻取鄂州,隆興攻取蘄州、黃州,番陽攻取江東,揚州攻取兩淮,使他們所轄的地區範圍廣、力量強,足以抵抗敵兵。約定日期,一齊奮起,隻前進,不後退,夜以繼日,圖謀複地,敵兵兵力眾多,但力量分散,疲於奔命,而我宋朝民眾中的英雄豪傑,於其中等待機會攻敵,這樣的話,敵兵就容易被打退了。”當時朝議以天祥的議論是疏闊,難以實行,因此,他的上書沒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