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8章 番外:杜玉郎(1)(1 / 1)

三歲能詩,四歲能文,七八歲時已經做得一手讓人讚不絕口的錦繡文章。

若問帝都好男兒,杜相府中少年郎。

杜赫剛出生的時候,護國寺的大師曾為他卜過一卦,說他將來必能權勢煊赫,名垂青史。

於是杜老相爺為他取名為“赫”,因他五行缺水,特意提前擬了字當做小名兒,還叮囑全家上下喊他“思源”,以求他能平安健康長大。

杜家三代單傳的嫡孫,杜赫可謂是被從小捧在手心裏長大的。

幸而杜老相爺家教頗嚴,難得人不迂腐,還算開明,方養出杜赫這般風流氣度的少年郎。

杜赫從小就喜讀詩書,廣結好友,十來歲的時候就已經名滿帝都。作為“別人家的孩子”,杜赫從生下來就享受著周圍無數諂媚嫉妒的目光,也早就習慣了那些虛偽笑容背後的假意逢迎,以至於讓他愈發向往恣意瀟灑的生活。

杜赫年方十歲,便有許多人家開始打聽他的婚事。這年頭,不隻是好女難求,像杜赫這樣家世、才學兼備,又品格端正的男兒更是少見。

杜老太太在世的時候曾經問過他,將來想娶什麼樣的女子為妻,杜赫那時候還小,對男女之事朦朦朧朧,卻難掩驕傲地道:“大丈夫何患無妻!孫兒隻要變得優秀,自有賢良美妻在側,祖母不必為孫兒著急。”

那時少年不知愁滋味,意氣風發,琴棋書畫詩酒茶,無一不精通。

人太優秀,被追捧誇讚的多了,難免有點恃才傲物,杜赫也不例外。他雖然人前謙謙如玉,可毫無破綻的笑容背後,深藏著對世俗人情的不屑。

坤儀長公主領了莊皇後的旨意,大肆操辦賞花宴,秋意正濃,帝都無數青年才俊齊聚一堂。杜赫原本是不想來的,這麼好的天氣正適合郊外騎馬賞玩,可無奈杜老相爺下了死命令,讓他無論如何都要參與。

杜老相爺重重拍著桌子,一把年紀了依然聲若洪鍾,吹胡子瞪眼地教訓道:“我知道你不耐煩參與這種場合,我叫你去,也不是指著你立時就給我定下一門好親事!隻是你也不想想,如今你年歲也不小了,合該為以後打算打算,杜家外表顯赫,其實根基不穩,你父親建樹有限,我又老了,將來官場沉浮,還得靠你自己的人脈發展。”

杜老相爺說得口幹舌燥,端起參茶喝了一口,繼續教訓道:“再者說,這次賞花宴,名義上是坤儀長公主,實際是宮裏皇後娘娘打頭,就連聖上都會禦駕親臨……別人家裏的孩子都是擠破了腦袋想參加,你倒好,變著法兒的在躲,傳出去,知道你脾氣的倒好,頂多說一句杜家孩子有相爺的清廉方正之氣,不知道的,指不定要說你狂妄自大,連聖上都不放在眼中!”

杜赫被說得啞口無言,隻得換上新衣,跟著家裏老相爺一起前往。

杜赫才名遠播,不管是慕名的還是嫉恨的,在這樣的場合,都少不得湊起熱鬧,慫恿他當場作詩聯對等等。

杜赫真心覺得無聊透頂,有種被當成藝妓當眾表演的感覺,偏偏許多人無法得罪,隻得擺出一副笑臉跟他們虛與委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