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藍色塗料之謎(1 / 1)

瑪雅藍色塗料之謎

古代瑪雅酷愛藍色

在神秘的瑪雅人文化中,瑪雅人總是喜歡用藍色來描繪壁畫,即使是在進行祭祀時,他們也總是先將祭祀所用的人蓄染成藍色。瑪雅人為何喜歡藍色,他們又是如何製作這種曆經數千年而不會褪色的顏料的呢?美國芝加哥田野博物館館長加裏 ·費恩曼稱,他與偉頓學院人類學教授迪安 ·阿諾德共同合作,揭開了古代瑪雅藍色塗料的成分之謎。

加裏·費恩曼說,自從1839年美國人約翰 ·斯蒂芬斯在洪都 拉斯的熱帶叢林第一次發現瑪雅古文明遺址以來,世界各國考古人員在中美的叢林和荒原上共發現了170多處被棄的瑪雅古代城市遺跡,並發現在公元前1000年至8世紀,瑪雅人的文明足跡北起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南至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直達安第斯山脈。這個神秘的民族在南美的熱帶叢林建造了一座座規模令人咋舌的巨型建築。

由於瑪雅人把藍色與他們的雨神聯想在一起,因此,他們會將向雨神供奉的祭品塗成藍色,祈求雨神能降雨助穀物生長。科學家們很早就在一些物品上發現過藍色塗料,卻一直未能解開瑪雅人製作這種顏料的秘密。

藍色塗料是如何製作的

大約自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起,瑪雅人會向井中拋入人和物作為祭品,這種井是天然形成的,當時被瑪雅人稱之為“聖井”。通過研究在井底發現的骨頭,科學家們認為這些人祭中絕大多數都是男性。科學家們還在尤卡坦半島大型瑪雅遺址處 的井底發現了一些陶器,並進行了細致的研究。

在這些陶器中,有一個曾被用來燒熏香的碗,碗上留下了瑪雅藍的痕跡。一直以來,科學家們甚是不解古代瑪雅人是如何製成了色彩如此鮮豔且經久不褪的顏料。

如今,科學家們知道這種藍色含有兩種物質,一種是靛青植物葉中的提煉物,一種是被稱為坡縷石的黏土礦物。通過在電子顯微鏡下分析這些顏料樣品,研究人員們才得以探測出瑪雅藍中關鍵成分的痕跡。費恩曼說:“沒有人能真正搞明白這兩種成分是如何被融合成一種穩定鮮豔的顏料的。我們認為,柯巴脂,也就是聖香可能是另一種成分。目前,我們都在探討,可能正是柯巴脂在融合靛青提煉物和黏土礦物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種黏合劑使得瑪雅藍比其他自然顏料更為鮮豔持久。而且,我們已經找到了一些證據證明這個猜測。”

科學家們認為,製作瑪雅藍也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費恩曼說:“據我猜想,瑪雅人可能會燒一堆大火,並在火上放一個容器,在容器裏將這些關鍵成分混合起來。然後,他們可能將熱的柯巴脂碎片放入容器中。”

“聖井”首次發掘是在1904年,當時,研究人員們在井底發現了一個0.35米厚的藍色沉澱層,卻未能知道它的

來源。如今,費恩曼表示,科學家們知道這個藍色沉澱層可能就

是成年累月被拋入井中塗有藍色的供奉品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