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上述奇跡百思不得其解的情況下,便猜想這些大石球與天外來客有著直接聯係。
依照印第安人的看法,這些天外來客降臨這裏後,在較短的時間內製作了大石球。並將它們按照一定的位置和距離進行了排列,布置成模擬某種空間天象的“星球模型”。
這些大石球象征著天空中不同的星球,它們彼此之間相隔的距離,表示星球間的相對位置。據說,天外來客試圖利用這些石球組成的星球模型向地球上的人類傳遞某種信息。但是,有誰能理解這個星球模型的真正涵義呢?又有誰能知曉在這些大石球中,哪一個代表這些天外來客生活的故鄉呢?
是大自然的傑作嗎
哥斯達黎加的森林沼澤並不是世界上唯一發現石球的地方。比如,德國的瓦爾夫格堡、埃及的卡爾加、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和 新墨西哥州,以及新西蘭的墨埃拉·鮑爾達海灘,都曾發現過神秘的石球。在我國山西雁北地區和新疆的第三紀砂岩中,也曾發現過砂岩類石球。並且,在一些火山附近,人們也發現有石球。
1930年,美國礦山工程師戈登就在墨西哥哈利斯科州銀礦附近發現過一個大石球。接著,考古學家斯特林在其附近的阿梅卡山上發現一個更為壯觀的“石球王國”。後來,美國地質學家史密斯進行考察,他認為,約4000萬年前,阿梅卡曾發生過火山爆發。這些神秘的石球到底從何而來呢?
1969年,德國艾費爾采石場發現了一個大石球,直徑5米多, 是爆破采石時滾出來的。在巴西有個小小的石球博物館,那裏收集的石球產自柯魯柏,幾何形狀極為規則,光滑度無可挑剔。科學家對比提出種種假設。
地質學家研究後認為,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他們推測,這些石球或生成於砂層的結晶化過程中,或生成於火山灰之中。當地層深處的礦質溶液上升而進入砂層時,溶液中的某處有時會開始結晶化過程,此過程由結晶中心向四周均勻擴展。
於是在鬆散的砂層中就形成了一個堅硬的石球,球體中的砂粒被礦液所固結。隨著時光流逝,鬆散的砂層漸漸被風化,其中 的石球便脫穎而出。科學家認為,類似的過程也可以發生在火山灰中。柯魯柏的石球中有兩球相連的現象,這是由於兩個結晶中心相距過近,所形成的石球碰到一起,長在一起,於是就形成了連體的石球。
我國河南省信陽縣和羅山縣交界處有一座珍珠岩礦,礦區內一個叫劉家衝的地方,也有一處地質奇觀——火山石球帶。這裏的火山石球直徑一般在0.1米至0.2米之間,最大的一個直徑約3.2米。其新鮮斷麵呈灰白色,成分為石英質,有的具有同心環結構。地質學家認為,這些石球可能是熔岩噴發時,其中有些球狀體在熱力作用下上下翻滾形成的。
科學家雖然已經提出了不少假說,但是石球成因的確切而完整的解釋還未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