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文明是怎樣衰落的(2 / 2)

新的紀錄是來自墨西哥湖底的、具有非常好的年代測定和高分辨的岩芯。沉積在湖底的石膏含量的變化記錄了氣候變化。當降雨量減少時,蒸發作用將鹽濃縮,湖水沉澱出石膏。

美國佛羅裏達大學的古氣候學家們將岩芯的石膏含量記錄和太陽活動的記錄進行了對比,他們發現太陽活動的200年震蕩紀錄與石膏含量的變化完全一致。

瑪雅文明的衰落與幹旱有關

一項新的研究認為,瑪雅文明的神秘消失,很可能與該地3次嚴重而持續時間長的幹旱有關。這3次幹旱每次持續3年至9年,可能給本在崩潰邊緣的瑪雅文明捅上了最後一刀。

瑞士聯邦技術學院一研究組認為750年至950年,瑪雅經曆了一次大的人口急劇下降的時期。古瑪雅人在750年左右達到極盛,其人口達到300萬至1300萬,但到9世紀早期,人口開始急劇下降,許多城鎮被荒廢。這3次幹旱分別大約在810年,860年和910年,與考古證據中瑪雅文明衰亡的時間吻合。

這些發現基於對該地區發現的沉澱物所做的長期的氣候記錄分析得出的。不同層的這些沉澱物往往分明的表明每年的幹濕情況。該研究小組通過對含鈦量不同的分析辨別了該地區每年的降雨量。盡管這樣,還很難精確表明幹旱與瑪雅文明的衰落有關。

戰爭失利文明被毀

德莫萊斯特是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的考古學家,他領導的一個考古小組5年前來到危地馬拉進行考古探險,在一個名叫坎祖恩的瑪雅遺址上挖掘出了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瑪雅人宮殿建築群落。

不久前,考古小組成員在這一地區意外地發現了數個大型墓穴,其中不但整齊地堆放著人類屍骨,還有眾多史前古器物。德莫萊斯特認為,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開已經困擾了人類幾個世紀的難題,即瑪雅文明到底是為何迅速走向衰敗的。

德莫萊斯特認為,之前挖掘出的瑪雅人宮殿建築群落位於坎祖恩古城遺址中央,宮殿用石灰石建造,分3層,共有11個院落,170個房間。從宮殿規模可以判定,坎祖恩是當時瑪雅文明繁盛時湧現出的多個南部低地城市之一。對於在這一地區剛剛發現的大型墓穴,德莫萊斯特認為,它們很可能是在一場戰爭後被勝利者建造起來的。

當時生活在坎祖恩的瑪雅人有可能經曆了一場非常慘烈的戰爭,盡管目前不能判斷交戰的另一方是何許人,但可以肯定的是,瑪雅人在這場戰爭中被打敗了,城市中幸存的瑪雅人不但被勝利一方斬盡殺絕,整個城市的文明也幾乎全部被毀,隨著戰爭的結束,坎祖恩也變成一個沒有人煙的廢棄之地。

根據德莫萊斯特的理論,坎祖恩戰爭結束後,生活在附近其他城市的瑪雅人被迫離開故土,開始向中美洲北部和東部輾轉遷徙,在這些地區的自然資源被耗盡之後,瑪雅文明最終開始走向衰落。

最新理論獲得認同

德莫萊斯特認為,坎祖恩戰爭無異於一塊被推倒的多米

諾骨牌,它引發了瑪雅文明的迅速衰落。德莫萊斯特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曆史時刻,其重要性不亞於1914年奧地利大公費迪南遇刺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美國考古學家·弗雷德爾認為,坎祖恩戰爭有可能是由一場農民起義引發的,也有可能是一場外族入侵。德莫萊斯特考古小組在坎祖恩遺址上還發現了一個尚未完工的用石器和木頭匆忙搭建起來的防護圍欄。德莫萊斯特說,從中可以判斷,當時生活在坎祖恩的瑪雅人預先知道有一場災難即將降臨,但很顯然,他們的抵抗最終還是失敗了。

砍伐森林說

一些專家指出,瑪雅有著複雜的宗教體係,都市都是以金字塔和神廟為核心,在興建金字塔和神廟時,習慣於用白石灰來粉刷外牆,燒製石灰需要大量木材,瑪雅人便開始砍伐森林。

隨著都市範圍的不斷擴大,金字塔修建得日益增高,對木柴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最後,大片森林被砍伐殆盡,當地的環境也逐漸惡化,幹旱自然不可避免。對此,當前墨西哥南部和美洲各國普遍散布這瑪雅金字塔遺跡就是最好的證實。

等級劃分說

有學者以為,嚴格的等級劃分是導致後古典期文明衰落之後,瑪雅文明銷聲匿跡的首要原因。瑪雅精湛的知識和文明隻控製在極少數貴族和祭司的手中,占瑪雅人口絕大多數的下層勞動者完全是文盲。

這些養尊處優的貴族知識分子,在繁華殆盡後難以生存,乃至很快消散,也帶走了光輝無比的瑪雅文明。留下來的為數眾多的普通瑪雅農民,自然無法讀懂那些原來就一無所知的文字和史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