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和流星雨(1 / 2)

流星和流星雨

流星為何發聲

天空中傳來一聲尖利刺耳的聲音,然後一顆流星放射著金黃色的光芒,飛快地掠過長空消失了,時間隻有5秒鍾左右。這一現象令人驚奇。怎麼會先聽到聲音,然後才看到流星呢?

盡管許多人都認為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的,然而世界各地的許多研究者積累的這類資料卻是越來越多。

1929年3月1日,前蘇聯克拉斯諾塔爾州切列多沃村居民先聽到一陣響聲,隨後整個房子都被照亮了,過了一會兒,又聽到一聲巨響。

最叫人難以理解的是,有些人能聽到流星的聲音,而另一些人卻什麼也聽不到。例如1934年2月1日一顆流星飛臨德國時,25個目擊者中隻有10個人聽到了“啾啾”聲和“嗡嗡”聲。

1978年4月7日清晨,一顆巨大的流星飛過澳大利亞悉尼的上空,1/3的目擊者在流星出現的同時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其餘2/3的人則聲稱流星是無聲的。

電聲流星

前蘇聯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德拉韋爾特給這種奇怪的流星起了非常恰當的名字,即電聲流星。

現在,科學家們都一致承認電聲流星是客觀存在的,但它的秘密至今還沒有被揭開。

一些專家認為,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流星飛行時所發出的電磁波引起的。這些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一些人的耳朵能夠通過至今還未知的方式把電磁振蕩轉換成聲音,並且每個人聽到的聲音也不同,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則什麼也聽不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假說,如靜電假說,也就是流星與地麵之間的一種振蕩放電,超短波假說以及等離子假說等。要想解開流星發聲這個謎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真相大白。

流星來源

宇宙中那些千變萬化的 小石塊其實是由彗星衍生出來的。當彗星接近太陽時,太陽輻射的熱量和強大的引力會使彗星一點一點地瓦解,並在自己的軌道上留下許多氣體和塵埃顆粒,這些被遺棄的物質就成了許多小碎塊。

如果彗星與地球軌道有交點,那麼這些小碎塊也會被遺留在地球軌道上,當地球運行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就會產生流星雨。

流星雨的發現

世界上最早的流星雨記錄是我國《竹書紀年統箋》中所記載的“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隕如雨”,那是發生在公元前16世紀的一次罕見天象。

現在我們知道,流星雨的前身是飛蝗那樣的流星群,它們成群結隊沿著固有的軌道,一直在繞太陽默默無聞地運行,如果此軌道與地球軌道相交,那麼當地球穿過這個交點時,就會闖進 “飛蝗群”,形成壯觀的流星雨。由此可見,流星雨是有規律可循的,它們出現的位置、時間幾乎都是固定的,所以天文學家能夠做出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