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多樣性地形
我們看到海洋表麵平平坦坦,那麼海底是不是平的呢?其實海底並不是那麼平坦的。長期以來,人們為了探測海洋到底有多深,花費了不少心思。在1920年以前,人們用繩子係上重錘探測海洋的深度。這種古老的方法用來探測淺海還可以,探測深海就不實用了。後來人們學會利用回聲探測才對海底有了比較全麵的了解。
人們利用回聲探測測得海洋平均深3795米,裏麵有高聳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綿長的海嶺、深邃的海溝,也有坦蕩遼闊的深海平原。
在海洋底部有相當數量的海山,僅在太平洋裏就有2000座以上,大多分布在海麵以下4000米至5000米深的海底,一般高度在l000米以上。
這些海山多為海底火山或未經海蝕的沉降火山
島,其中還包括一些分布於海麵以下1000米至2000米深處的海底平頂山。從海底平頂山上還發掘出了大約8500萬年前的淺海文蛤化石。另外,山頂四周還有很多珊瑚礁狀物。由此可見,海底平頂山的頂部由於受到海浪的侵蝕、衝擊,逐漸形成了平坦的頂部,隨之變成了淺灘。此後,由於地質原因,這些海底平頂山沉入海底1000米至2000米的深處。海丘也就是深海裏的丘陵,其上部幾乎沒有沉積物,底部寬約數千米,一般多為圓形或橢圓形。深海丘陵常分布於深海平原
向洋中脊一側,在各大洋均有發現,但相比較而言,太平洋裏的海丘比較多一些。
海嶺又稱海脊,一般高出兩側海底3000米至4000米。在各大洋中有彼此連通的蜿蜒曲折、龐大的海底山脊係統,像一條巨龍伏臥在海底,注視著波濤滾滾的洋麵。
海底還有比海洋底部更深的海溝,如開曼海溝,位於加勒比海西北部開曼群島和牙買加島之間,是加勒比海最深的海溝,平均深度為5000米至6000米,最深點達7680米。
此外,還有“深不可測”的海溝,如深達11034米的馬裏亞
納海溝,即使將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填放進去,也會被淹沒得無影無蹤。在海洋底部還有如同陸地平原一樣的深海平原。這些平原麵積較大,表麵光滑而平整。深海平原在世界各大洋中均有分布,以大西洋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