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酸雨之謎(1 / 2)

可怕的酸雨之謎

比利時煙霧酸雨事件

1930年12月上旬,在比利時馬斯河穀地區的人們普遍開始感到不適,一些早已患有心髒病、高血壓或肺部疾病的人們慢慢開始發病,嚴重者甚至在短短幾天中去世。

隨後,這個地區幾千人紛紛出現了異常狀況,流淚、喉痛、聲嘶、咳嗽、呼吸短促、胸口窒悶、惡心和嘔吐等症狀讓每個人焦躁不安。大批的牲畜也紛紛落難,直至死去。

據統計,當時一個星期內就有63人死亡,可能單看數字不多,但這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數的10倍以上,況且馬斯穀地區本就沒有多少人。這就是本世紀最早記錄的比利時馬斯河穀煙霧酸雨汙染事件。

馬斯河穀地區位於盆地中央,處於河穀地帶,所以整個地區完全凹陷在地表以下。而且,該地區是一個重要的工業區,建有三個煉油廠、三個金屬冶煉廠、四個玻璃廠和三個煉鋅廠,還有電力、硫酸、化肥廠和石灰窯爐。如此齊全的工業裝備都建在一條僅僅24千米的狹窄盆地中,長期這樣就會排放出濃度相當高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煙霧。即使沒有酸雨,這樣的空氣成分也是不利於人類健康的。

美國煙霧酸雨事件

1948年美國多諾拉小鎮也發生了同馬斯穀酸雨事件一樣的汙染事件。這次造成的後果更嚴重,10月27日至31日5天之內,小鎮有近7000人發病,死亡20人,65歲以上的老人大多情況危急。10月31日,天空飄起了酸雨,使事件變得更加不可收拾。

多諾拉小鎮夾在山穀中,大多是硫酸廠、鋼鐵廠和煉鋅廠,和相鄰的韋布斯特鎮形成了一個河穀工業地帶。長期以來,這些工廠一直將煙噴到大氣中去,這裏的人們也已習慣了怪味兒。風也通常將汙染物混入相當厚的大氣層,毒氣繼而隨風飄走。災害發生一年後,小鎮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之以前下降了10%。10年後,小鎮的死亡率仍比其他相鄰城鎮要高出許多。因此,美國《紐約時報》稱其為“人類曆史上最可怕的汙染災害之一”。

倫敦酸雨事件

1952年12月初,英國倫敦在正在舉辦一場牛的展覽盛會,但是350頭牛中有52頭有嚴重中毒的症狀,14頭已經奄奄一息,一頭當場斃命。倫敦市民還沒來得及感到遺憾,自己也有了反應。

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發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狀的病人也明顯增多。12月5日至8日的四天裏,倫敦市的死亡人數達4000人,平均每天死1000人。當9日有毒煙霧散開後,酸雨降

臨。酸雨停後浩劫並沒有停止,兩個月後,又有8000多人陸續喪生。這就是曆史上可怕的倫敦煙霧酸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