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符實的水域
裏海
裏海位於亞、歐兩洲之間,南麵和西南麵被厄爾布爾士山脈和高加索山脈環抱,其他幾麵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
裏海的水源補給來自伏爾加河、烏拉爾河,以及地下水和大氣降水。其中,伏爾加河水帶來進水量的70%左右是裏海最重要的補給來源。裏海位於荒漠和半荒漠環境之中,氣候幹旱,蒸發非常強烈,而且進得少,出得多,湖水水麵逐年下降。較之往年,現在湖水麵積大大縮小。因為水分大量蒸發,鹽分逐年積累,湖水也越來越鹹。由於北部湖水較淺,又有伏爾加河等大量 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鹽度低,而南部含鹽度是北部的數十倍。裏海含鹽量高,盛產食鹽和芒硝。
裏海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內陸湖。那麼,它為什麼被稱為“海”呢?裏海水域遼闊,煙波浩渺,一望無垠,經常出現狂風惡浪,
猶如大海翻滾的波濤。同時,裏海的水是鹹的,有許多水生動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另外,裏海與鹹海、地中海、黑海、亞速海等原來都是古地
中海的一部分,經過海陸演變,古地中海逐漸縮小,這些水域也多次改變它們的輪廓、麵積和深度。所以,今天的裏海是古地中海殘存的一部分,地理學上稱為海跡湖。
於是,人們就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湖稱為“裏海”了。其
實,它並不是真正的海。
死海
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上的死海南北長82千米,東西最寬達18
千米,麵積為1000多平方千米。死海位於深陷的盆地之中,湖底最低的地方低於海平麵790多米,是世界大陸的最低點。
死海含鹽度比一般海水要高7倍左右。死海的含鹽度為什麼這麼高呢?這與它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死海的東西兩岸都是峭壁懸崖,隻有約旦河等幾條河流注入,沒有出口。
死海附近分布著荒漠、砂岩和石灰岩層,河流夾帶著礦物質流入死海。這裏氣候炎熱,幹燥少雨,蒸發強烈,年深日久,湖中積累了大量鹽分,就成了特鹹的鹹水湖了。
如果用一個杯子盛滿死海水,等完全蒸發後,就會留下1/4杯的雪白的鹽分和其他礦物質凝結物。
因為湖水太鹹,把魚放入水中就會立即死亡。湖濱岸邊也是岩石裸露,一片光禿,沒有樹木,寸草不生,故稱“死海”。不過,死海並非絕對的死,人們在這裏還發現有綠藻和一些細菌。
關於死海,還有這樣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公元1世紀,古羅馬軍統帥狄度率領軍隊來到死海。他看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