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去留之爭(2 / 2)

“大汗,南朝此次入侵中原已經動員了舉國之兵,傾全國之力,其一旦戰敗則滿盤皆輸,無再戰之力。因而我朝隻要能守住大都,擊敗圍城之敵,便是取得全勝,屆時大可重複中原,再陷江南也不無希望!”高滅裏在奏道,“臣以為當下言退者當以叛國論處,一律處以極刑,以正視聽!”

“副使之詞皆是誤國誤君之言,請大汗將其罷職問罪!”崔彧聽了大怒,隨即上言道。

“明明是爾等漢人貪生怕死,被南朝大軍嚇破了膽,才要棄城而逃,將花花世界拱手送敵,不殺不足以重振綱紀,提振士氣!”高滅裏冷冷了看了看反對者一眼,惡狠狠地道。

“住嘴,看看你們一個個氣急敗壞的樣子,哪裏還有國家重臣當有的氣度,還將朕放在眼中嗎?大敵當前不思如何退敵,卻先要自相殘殺,成何體統!”鐵穆耳見眾臣爭吵不休,重重拍案吼道。

“大汗息怒!”見鐵穆耳黑著臉,趕緊紛紛起身施禮道。

“好了!”鐵穆耳見狀強壓怒氣,不耐煩的揮了下手道,“平章,以為當下是去是留?”

“大汗,臣以為無論是去是留,當務之急還是要整頓兵馬備戰,同時阻擋北麵之地繼續前行,徹底斷絕北行的通路,其它事宜還可慢慢商議!”安童沉吟片刻答道,給出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現下殿上的態勢,其實也讓安童有些迷惑,瞧不清狀況。以常理而言,漢臣們生於斯長於斯,故土難離理當主張堅守大都,進而保住中原之地;草原是蒙古各族的家園,在戰事不利的情況下,按說該放棄中原,回到更為熟悉的草原保存實力,而非與南朝不惜代價的死磕。

但世界真奇妙,人心更難測。當前主張堅守城池的卻是蒙古人,而漢人們則要保存實力退回草原,積蓄力量東山再起。這讓安童哭笑不得,難辨忠奸了,且大汗態度尚未明確,他若是當堂表態,便失去了回旋的餘地,也難在蒙漢臣僚間進行斡旋,幹脆避而不談。

“既然去留各有利弊,一時難以定議,各位再做權衡,下次再議。”鐵穆耳見雙方劍拔弩張的樣子知道也商議不出什麼結果,想了想道,“樞密院盡快整備各部,布置防務,要保北口不失,阻擋東北之敵繼續前行。同時要繼續加強城防,打造守城器械,尤其是床弩和拋石機要盡快布置。另外多遣輕騎襲擾南軍南方兩座大營,伺機毀其糧草,斷其糧道!”

“謹遵聖諭!”眾臣知道今天也就到此為止了,躬送大汗離開……

鐵穆耳離座出了大殿,心中依然鬱悶不已,而如今城中隨著諸多軍隊進駐,大批戰馬也隨之入城,導致空氣中彌漫不散的馬糞味兒,這更讓他心煩意燥,這哪裏還是什麼東方第一繁華大城,簡直成了馬圈。

“大汗,移駕何處?”方臣祐躬身請示道。而今他已經身為大明殿總管,常侍大汗左右,加之其在宮變之時助其奪得汗位,愈加受到恩寵,權冠後宮,可在大汗麵前依然是恭順不已的樣子。

“去廣寒殿吧!”鐵穆耳想想道。

“是!”廣寒殿建在內宮外的瓊華島之上,距離較遠,方臣祐趕緊命內侍們準備步輦。而他也明白大汗這是又遇到為難之事了,大汗繼位後對蕃人星象師阿爾達姆寵信不減,讓他都有些嫉妒。而為了便於時時請教,就將其安置在瓊華島上的廣寒殿中,並在島上的土山上修建了座觀星台,用於查看星辰變化。

“阿爾達姆這幾天在做什麼?”鐵穆耳登上步輦,出了大明殿,走上了禦道,出聲問道。

“稟大汗,阿爾達姆前日出宮酒醉而回,據說還與入衛的軍將發生了衝突,若非侍衛及時現身阻止,險些被砍死!”對於爭寵的對手,方臣祐也會不失時機的打個小報告,“昨日沒有出宮,但也是喝醉了,在殿裏撒風,打傷了幾個內侍。”

“嗯,如今城中較亂,不要再讓其隨便出宮,免得受到傷害。”鐵穆耳聽罷眉頭輕蹙道,“殿中的內侍定然是侍奉不周,才惹其生氣,換幾個伶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