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機械設計技能(1 / 2)

楚第和熊忠兩名工頭分工,一人負責製作水力鍛機的部件,另一人帶人嚐試先手工打造一套板甲,以熟悉整套工藝流程。

而鍛造騎兵劍這種“簡單活”,他們就直接丟給了手下鐵匠,隻偶爾去查看一下工作進度。

喬千很快買了石墨等原料返回鐵場。蘇承羽幹脆抄起鐵鏟,將六七百斤的石墨、粘土等材料攪拌均勻,然後將燒製流程抄給喬千,讓他運至瓷窯燒製坩堝。

縱然坩堝損耗很快,等這數百斤原料燒出來,應該也足夠鐵場耗用大半年的。

蘇承羽又花費了一整工夫,指導楚第製作諸如曲軸、齒輪組等鍛機核心部件之後,便去了火器工坊。隻要這些核心部件不出錯,工匠製作木質機械的功力應該是靠得住的,水力鍛機製成隻是時間問題了。

魯寧等火器工匠見蘇承羽來了,忙上前大禮參拜,他們是鐵場裏為數不多知道他身份的人。不過沒得允許,他們倒也不敢隨便對其他人提起。

蘇承羽忙讓他們起身,吩咐在工坊裏不必拘禮,然後便問起試製六錢銃管的情況。

“殿下……”

“在鐵場裏叫我東家就好。”蘇承羽微笑道。工作時禮節太多也頗為麻煩。

“是,東家。”魯寧躬身應道,然後取過擺在木架上的一根銃管交給蘇承羽,“這是三前剛製成的銃管。裝六錢五分的鉛彈,九錢火藥,試射數十次,無一次炸膛。”

蘇承羽接過八棱形的鐵管掂了掂重量,大概七八斤的樣子,因為是試製品,表麵還沒有拋光,透著一股鐵器的粗野美感。

沒等他詢問,魯寧便指向槍鑽架上的另一根銃管道:“人覺得大概用不到九錢火藥,所以又試製了一根管壁稍薄些的。”

蘇承羽看到槍鑽架後麵擺了七八根粗細不等的銃管,顯然這些工匠近來做了不少嚐試才得到他手裏這根成品。

要知道,這些銃管全靠手工鏜孔,兩個熟練的工匠花費五六時間才能製出一根。

此外一旁還堆了十幾套銃床和銃機,顯然隻要銃管一定型就能立刻裝上試用。

“哦,對了,東家。”魯寧拿起一副銃機指著上麵的彈簧,興奮道,“我們從鐵場新煉出的鋼錠中挑出一些製作彈簧,這簧力比以前提高兩成還多。現在這銃機的發火率足有七成了。”

蘇承羽點頭,“這銃機的彈力暫時夠用了。以後有時間了我教大家製作專用的彈簧鋼,那彈力更足。”

他隨即想起最關心的問題,對魯寧道:“看來這銃管是沒什麼問題了。以你們師徒十二人現在的速度,每月能製出多少燧發銃?”

魯寧想了想道:“趕工的話,應該能製四十支左右。”

蘇承羽心中默算,也就是如果想在兩個月之內製出三千支燧發銃,得需要熟練的工匠四百多人!

鐵場近來招了些工匠,但看來應該也不超過百二十人,就是哪怕把所有工匠都撥來製銃,也得大半年才能完成他三千支銃的目標。

“製銃過程中最費時的是哪一步?”他問魯寧道。既然人手不夠,那就得想辦法提高效率。

“自然是鑽磨銃管。”魯寧又指向槍鑽架,“用熟鐵卷成銃管粗坯之後,銃管內部極為粗糙,無法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