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鐵範(1 / 2)

“二十?”朱慈炎心中疑惑,陳州王剛從福京出來不久,哪來這許多重炮?即使他出血本去夷人那裏買,而夷人也正好有炮賣他,要想在二十內從澳門或東番運至贛州也是絕不可能的。

楊廷麟左右沒有其他辦法,索性將寶都押在陳州王身上了,揖手道:“陳州王仗義為國,下官深感欽佩。有了這些重炮,永寧王和羅川王殿下滅那王得仁定如殺雞屠狗一般。”

朱慈炎一滯,雖覺得哪裏不妥,但話趕話之下他又無法改口,於是用力一拍座椅扶手,“那好,若二十內八門千斤紅夷炮備妥,便大軍北上吉安府。”

他看向楊廷麟,話鋒一轉,“但若重炮不到,還望楊部堂莫再貽誤軍機,當立刻揮師建昌。”

楊廷麟至此也無路可退,用力點頭道:“就依永寧王所言!”

看朱慈炎和朱由伭轉身出了大帳,楊廷麟隻覺得心中甚無著落,忙轉問蘇承羽:“殿下這炮現在何處?可要下官從旁相助?”

蘇承羽笑道:“還真有事要你幫忙的。”

“殿下請講,下官自當竭盡全力。”

“贛州軍器局借我一用。”

楊廷麟親自同蘇承羽返回軍器局,吩咐一眾官吏俱由陳州王殿下調遣。

其實到現在他也不知道蘇承羽要怎麼拿出這八門重炮,一路上他曾多次詢問,蘇承羽卻笑答“山人自有妙計”。

徐爾路沒想到陳州王殿下這麼快就回來了,更驚訝的是他竟然要鑄炮!

徐爾路帶著蘇承羽向軍器局深處走去,沿途向他介紹著這裏的基本情況,軍器局有軍匠加普通工匠六百二十人,其中有超過四成專門負責製炮。另有四成負責其他火器,其餘工匠製作弓弩火藥之類。

然後他又心地問道:“殿下是要鑄什麼樣的炮?”

“十二磅攻炮。”蘇承羽答道。他對永寧王那樣的外行可以隨便些“加農炮”之類的後世名詞,但這個徐爾路應該是內行,所以他便用了大明對火炮的標準分類。

這裏的攻炮指的是中等長度身管的加農炮。

徐爾路立刻道:“軍器局現正在製的便是十二磅炮,用的是佛郎機人的圖樣。”

原來是葡萄牙人的方案,難怪他對十二磅的概念如此熟悉,蘇承羽點頭,“有現成的技術更好。不過我要在二十內鑄出八門十二磅炮來,所以有些地方還得改進一下。”

“八門?!”徐爾路吃驚道,“以軍器局炮場現在的能力,有半年時間或許……”

話間兩人帶隨行人員已走至炮場,四處高大的木架林立,木架上掛滿滑輪、鐵索,另有數座熔爐,距離老遠便能感覺到陣陣熱浪。

眼前一所極為高大的屋子,屋子並不準確,因為屋頂有一半以上是敞開露的。

巨大的熔爐中炙熱的銅水流入埋在地下的泥模之中,有人在旁邊大聲吆喝著,讓控製傾倒的工匠們減慢速度。待片刻之後澆築完成,一圈人便紛紛湊上來進行平模、覆蓋等收尾工作。

而另一邊則有工匠爆發出一陣歡呼聲。隻見巨大的三角形木架的下麵是一堆碎泥塊,一門一人多高的銅炮立於正中。炮身用木板襯著,木板則用鐵索固定,懸在三角木架上,以防銅炮傾倒。

銅炮下部還有兩成包在泥塊中,有工匠正心翼翼地敲碎泥塊,隨著泥皮不斷剝落,旁邊的人又傳出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