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承羽在徐爾路的協助下很快選好了一百六十名工匠,其中還被硬塞了二十餘名炮匠。沒辦法,現在贛州軍器局就炮匠最富餘。
蘇承羽倒也不介意,這些炮匠多會製範、澆鑄等工作,在製作火銃的過程中也能用上。最不濟讓他們踩腳踏鏜床總是勝任的。
由於沒有足夠的車馬,這些工匠得自己步行二百來裏去龍南,蘇承羽留下一半的親兵沿途護送。他還給每名工匠發了二兩銀子的盤纏,讓他們安頓家,盡快啟程。
徐爾路將蘇承羽等人送至軍器局門外,不住回頭觀望,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見蘇承羽就要登上馬車,站在不遠處的一名雙目矍鑠,麵相和善的老者不停地向徐爾路使眼色。
後者終於走上前去,對蘇承羽揖禮道:“殿下,學生還有一不情之請。”經過這一段時間,他在蘇承羽麵前已自稱學生了。
蘇承羽停下腳步,笑道:“客氣什麼,你吧。”
“學生有一忘年交的好友,有件事想征得殿下首肯。”他看蘇承羽神情無異,轉頭朝遠處示意,那立於道旁的老者忙快步上前。正是近來和徐爾路夜夜秉燭而談之人。
那老者到了馬車旁,撩衣跪倒施禮,“草民宋應星,拜見陳州王殿下。”
“老人家快請起。”蘇承羽伸手扶起他,突然覺得哪裏不對,心中暗道,宋應星這名字怎麼聽著這麼耳熟?
他猛然眼前一亮,一把拉住老者的胳膊,驚呼道:“《工開物》?你是那個宋應星?!”
老者被唬了一跳,怔怔道:“正是拙作,難入殿下法眼。”
“不不,這可是大明少有的好書!”
開玩笑,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這可不是“拙”作,是大著作!
沒想到竟在此處遇到這位明代的大科學家。蘇承羽忙問道:“對了,徐爾路你找我有事?”
宋應星揖禮道:“老朽近來得習殿下傳徐司務的‘解析幾何’、‘元素周期表’、‘熱力學三定律’等大術,心中甚為震撼。”他揖得更低了些,“懇請殿下允許老朽將這些學問編輯成書,以教化我大明萬民。”
蘇承羽當然希望自然科學知識能在大明廣為流傳,這些知識越普及,大明的工業化進程才能越順利。
這個宋應星倒是幫他做了件大好事。
蘇承羽忽然想起宋應星自稱“草民”,他繼續問道:“宋先生現在賦閑在家?”
“在殿下麵前怎敢稱先生?”宋應星連連擺手,又慘笑道,“老朽是賦閑,卻沒有家了。鳳陽陷落,老朽辭官返回奉新。不料南昌城亦破,老朽眼下是攜家人在贛州避難。”
避難?蘇承羽心裏又不厚道地想起了那句話:走過路過不能錯過!宋應星這種人才,一定得搞到自己這來。
他幹咳一聲,“其實我也正想將所學編撰成冊,除了宋先生剛才所的,還有不少東西尚在我腦中。不如我徐徐與宋先生知?”
宋應星又拜倒在地,大喜道:“學生願追隨殿下,鞠躬盡瘁而已!”
徐爾路在一旁見此情景不禁甚為羨慕,若非軍器局這邊他實在脫不開,他也想追隨陳州王殿下,時刻討教一二。
蘇承羽幹脆讓宋應星現在就回去收拾家當,帶上家人一起去龍南。
宋應星一家就寄居在徐爾路家裏,距離軍器局僅半裏路。他逃難之際,更沒什麼細軟,隻不到一個時辰工夫,便帶了一家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