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氣勢(1 / 2)

龍衛軍的炮兵陣地上一派熱火朝的景象。

一名炮兵用濕炮刷將炮膛裏的殘渣刷淨,另一人立刻用**刷吸去殘留的水分。隨後裝填彈藥,調整炮身一氣嗬成。

不到半分鍾,便有炮兵舉手高喊:“準備完畢!”

看到傳令官舉起旗,點火手用一根長火把點燃了引火管。

又是一陣連續的火炮巨響,鐵球準確地鑽進了清軍步兵方陣中。六千人組成的巨大方陣,比龍衛軍炮兵射擊練習的靶標大了數百倍,想脫靶都難。

寧維的方陣還沒挪動,便開始有了崩潰的跡象。

金聲桓撥給高進庫的這一萬兵大多是他在廣西收攏的土匪、暴民,打順風仗的時候確有股子狠勁,但隻要稍遇阻礙,根本沒人願意以命相搏。

高進庫聽到炮聲也是極為驚訝——明軍的大炮通常都用來守城,這曠野之中怎會有大炮?!而且似乎數量不少!

難道明軍早就在此布下了陷阱?

他拿起望遠鏡看了又看,確認隻有一營明軍,又實在舍不得他從北方帶來的嫡係部隊,立即催促劉伯祿速率騎兵包抄明軍側翼。

這也是他屢試不爽的招數,明軍慣愛將正麵防線布置得水泄不通,但側翼一旦遇襲,陣型調動極慢,十次有八次都會崩潰掉。

清軍騎兵剛有動作,蘇承羽便通過望遠鏡將其盡收眼底,隨即命令道:“炮兵移動陣地至步兵後方,攻擊敵騎兵部隊。騎兵在左翼集結,準備策應。”

傳令兵立刻馳馬將他的指令傳達下去。

炮兵一連和二連迅速收起火炮,套馬,幾分鍾時間便已機動至指定位置,而後再次架起了大炮。

劉伯祿率騎兵兜了一大圈,繞至龍衛軍側翼,正準備衝鋒,剛沉寂了七八分鍾的炮聲再次響了起來。

這次卻是衝他來的。

龍衛軍的炮兵訓練量非常大,各職能的炮兵之間配合極為嫻熟,加上使用了預裝火藥包,射速比燧發銃還要快!

每門六磅炮不到一分鍾就能發射兩次,在整個大明,還從沒有加農炮能達到這種恐怖的射速。

好在劉伯祿所帶的人裏麵有一百高進庫的親兵。

在封建軍隊裏,通常可以簡單地將士卒分為兩種——心腹親兵和其他。前者軍餉高、裝備好、有特權,屬於軍官的利益共同體,甚至就是軍官的家仆,是以忠誠度、士氣都比較高。而後者則是炮灰一類的角色,大多是因吃不飽飯才去當兵,戰鬥力可想而知。

就是有高進庫這一百親兵,劉伯祿才勉強控製住了局麵。

他高聲呼喝散開隊形,而後率親兵頂著炮彈衝了上去。其他清兵見有人帶頭,這才猶猶豫豫地跟隨而來。

又有兩輪炮彈從清軍騎兵群中穿過,但由於其散得較開,是以戰果遠不如之前那麼明顯,兩輪齊射總共也就擊斃了四五十人。

隨著清軍騎兵進入三門三磅炮的射程,炮火更加密集了。不過劉伯祿已經能看見對麵那些明軍的臉了,他用力一踢馬腹,馬刀高高揚起。

高進庫見炮火轉向了騎兵,忙嚴令寧維進兵。並且讓人在衝鋒方陣中大聲吆喝,擊敗這股明軍之後,全軍劫掠金溪縣三,攻下臨川之後還可再次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