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聞言不禁感動異常,他與施琅相識多年,依據其一向的言行表現,自然知其不是叛國投虜之輩。
但陳王殿下與施琅並不相識,卻憑他一句話便對施琅篤信不疑,這是多麼大的信任!
他轉向朱琳渼鄭重揖禮道:“殿下信任大恩重逾山嶽,末將定以死相報!”
雖然朱琳渼對施琅的信任基本是來自於對曆史的了解,不過這也是個對鄭成功表示信任的機會,他便順勢道:“大木忠良,下共見。”
一旁施琅被解開了繩子,活動了幾下手腕,卻聽到鄭成功話語中提到“殿下”二字,忙問他道:“敢問這是哪位殿下?”
鄭成功忙為他介紹道:“此乃是陳王在上。”
“陳王?!”施琅聞言神色驚喜,納頭便拜,“末將拜見陳王殿下!”
待朱琳渼將他扶起,他又接著道:“殿下用兵如神,橫掃江西建虜,大彰我明軍聲威!末將聞殿下盛名久矣,不料今日竟在此得見,幸甚,幸甚!”
他旋即又若有所思道:“原來是陳王殿下至此,難怪方才轉瞬間便看穿了末將的雕蟲技。否則若水沒大軍,末將就真是萬死難辭了。”
朱琳渼將他扶起,心中已暗自將“海霹靂”劃入了自己帳下,轉而問道:“不知尊侯此去有何打算啊?”
施琅那是極為聰明之人,立刻順著他的話再次拜倒,“施琅欲追隨殿下,盡一身本事驅虜禦國,創一番功業。還望殿下不棄!”
“好!”朱琳渼沒想到施琅竟這麼幹脆,又扶他起來,大笑道,“有尊侯襄助,龍衛軍當如虎添翼!”
鄭成功見自己舊友得陳王青睞,忙上前恭賀一番,劉國軒一旁也對這位新同僚抱拳相賀。
朱琳渼看著眼前這三員猛將齊聚,胸中一股豪氣油然而生。
鄭成功自不必多,曆史上率領軍收複了福建大部,並險些攻取南京,十多年間打得清廷焦頭爛額。
而施琅和劉國軒這對澎湖海戰的雙雄,那可是未來大明最強的海軍指揮官。
現下得此二人,再打造出一支龐大的艦隊來,莫建虜以後再無挑戰大明水師的可能,未來便是整個東方海域,都將任由大明橫著走了。
曆史上這三人有不少恩怨糾葛。施琅和劉國軒是彼此一生的對手。而鄭成功和施琅更是因為“曾德事件”造成了明軍力量分裂,最終讓建虜趁機漁利。
彼時施琅乃是鄭成功反清義軍的左先鋒大將,二人配合之下一路奏凱,殺得清軍倉皇無措。
卻恰逢施琅的部將曾德因觸犯軍紀欲求鄭成功赦免,但施琅是個暴脾氣,二話不便直接將曾德給砍了。
鄭成功也是年輕氣盛,勃然大怒之下將施琅拘捕,要議其擅殺之罪。而施琅手下以為鄭成功要殺害施琅,便設計將其救出。
鄭成功得知施琅逃跑,誤以為他要投虜,腦子一熱竟將其家人全部處決。施琅得知此事後悲痛欲絕,認為鄭成功定會將他趕盡殺絕,萬般無奈之下最終真的投虜而去。
正是這一事件,使得清軍在東南沿海的不利局勢得到喘息,而鄭成功也終未能將南京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