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城中的宣教活動同時,另有宣教府的人開始興府附近的村子裏擺開了戲台。
不過這些地方在開演《三捷》之前卻先上了一段描述興府城裏販李三的戲。戲中,李三先是對興府戰事驚恐萬分,差點便要離城逃去鄉下。
但很快他便發現龍衛軍不但對百姓秋毫無犯,還竭力維護了城中秩序。甚至以前常勒索他的潑皮都被龍衛軍教訓一番之後改邪歸正。
戲文最後,李三的妹子還與龍衛軍的一名士兵喜結良緣。
戲中李三的心路曆程與逃到村裏的興府居民極為相似,頓時便引起了共鳴。眾人紛紛交頭接耳,商議著先回城看看,若情況屬實,誰願意一直窩在這窮鄉僻壤?
隨後的重頭戲《三捷》上演之後,百姓們對城中龍衛軍的信任與敬仰又增加了一份,更多人加入了打算回城的隊伍中。
至宣教府收鑼,宣教又公布了興府近來每都會有投虜國賊和擒獲的建虜軍官當眾處決的消息。
這下縱使家不在興府的人也坐不住了,殺國賊、建虜這種大快人心的事,怎能不去親見一番?
次日未時,令所有人期盼的重頭戲終於開始。
興府內最大的鬧市早已被圍得水泄不通,寫了待斬建虜名字的揭帖在各處貼了六七份,有識字之人高聲為眾人念誦:“建奴梅勒章京,唔,這當是韃子官名。梅勒章京拜尹岱。牛錄章京達查。牛錄章京額爾圖……
“統共偽官四名。”
很快便聞鑼聲,人們呼啦一下轉望向刑場中央。
先有吏站於高台上,大聲公布這些虜官的劣跡,“拜尹岱,於關外時便時常掠我邊民,曆年殺、虜百姓千餘,搶糧食、牲畜無算。後於保定、遼州、平陽、懷慶、徐州、淮安等地率虜殺我軍民不下萬人!僅入福京後,此賊便在浦城、臨江、南平等地殘殺百姓七百多人……”
他話音未落,就聞台下有人嘶聲高喊:“我一家五口就是死在南平,就是這個賊虜!”
實則倒不一定就是拜尹岱幹的,但此刻誰會細究這個?立刻人群中喊聲便響成一片,“殺了賊虜!”
“為大明百姓報仇!”
“剁了他喂狗!”
監斬官從諫如流,立刻宣布將拜尹岱押上斷頭台。
那拜尹岱自知必是一死,也不求饒,反倒惡狠狠地盯著圍觀百姓厲聲吼叫:“爺且在地府看著。等攝政王殿下派了軍前來,定將你們這些蠻子一個個拋心挖肝,棄於荒野任鳥獸啃食!”
這惡毒的恐嚇令人群靜了一瞬,但旋即,驚濤般的喊聲便再次將他淹沒。
“有陳王殿下大軍,必殺盡爾等!”
“龍衛軍豈是你等賊虜所能敵?!”
“韃子就是韃子,殊得不自量力!”
“殺了他!別讓這狗賊再廢話了!”
台上劊子手仰頭喝了口酒,用力噴在鬼頭刀上,和著圍觀百姓激昂的“殺!”“殺了他!”的喊聲,舉刀向拜尹岱脖頸劈去。
一顆帶著鼠尾辮的人頭滾落在地,四周百姓紛紛用力向那顆頭顱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