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三年為期(1 / 2)

三、工業及工匠培養。

1、推行手工業的工藝標準化。

、取消匠籍,實施技術資格認證和技術等級評定。

、興建新型工場,並建立配套工匠技術學堂。

4、建立並推廣專利法,各州府設置專利司。

5、根據工業規模,新建格致學府和實驗室。朝廷推動格致學普及。

……

四、軍製改革。

1、取消軍籍、衛所,逐步收縮私人武裝規模。

、新建警察體係,舊式軍隊逐漸轉為警察。

、兵部改組,推行軍區、參謀、後勤體係。

4、推行野戰軍、地方駐軍模式,軍警分開。

5、軍隊職業化。加快軍校建設,盡快做到所有軍官和主力部隊士兵全部出自軍校。

6、裝備研製、采購標準化,全部采用招標製度。

……

五、促進商業和發展交通運輸。

1、完善貨幣體係,禁止外邦錢幣流通。以金銀為保,落實紙幣信用。

、將大明貨幣推廣至其他國家,對緊俏物品隻收大明錢幣。

、建立銀行、保險係統。

4、自商業集中地區起,籌資修建道路,逐步完善路網建設。

……

六、刑部和司法改革。

1、地方行政和司法分開。

、建立分級上訴製度。

、改進刑偵係統和警、法獨立。

……

七、廉政和錦衣衛改製。

……

楊廷麟看著這份《發展綱要》心潮澎湃,雖然裏麵大部分內容他都不太明白含義,但他能看出來這是一份極具進取心的革新方案,可見輔政王殿下欲創大明盛世之決心。

實則朱琳渼的發展方案中還有改革稅製和改革官員體係兩項內容。隻是這兩者太過敏感,所以他將其單獨列出,在外人都能看到的版本中並未收錄。

楊廷麟卻在這綱要中沒看到自己最在意的創收的內容,反而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他肅然拱手道:“殿下,這綱要雄心勃勃,當是開創前年盛世之舉。

“然則……殿下這其中有增加進項之途,但下官愚鈍,觀此剛要中的修水利、剿海寇、建工坊、興教育、築路等諸多內容,這些事情卻都是投入極多銀兩,這收入……”

朱琳渼笑道:“楊閣部此言差矣。

“諸如剿海盜、修路、建工場之類,看似是投錢,實則皆是進項。

“至於修水利,倒是個花錢的項目,但我要的水利並非什麼百年工程,挖些水渠即夠使用,甚至有幾口井就行。

“哦,你大概不了解土豆、番薯這兩種作物,尤其是番薯,沙土地都能長得很好。種三四畝地,依靠肩挑井水就足以灌溉,而產糧卻比稻米高出三五倍。”

楊廷麟對這些不甚明了,仍是本著謹慎的態度道:“殿下,時值國庫拮據,下官以為,這減少農戶賦稅以及增加官員俸祿之舉,或可延後……”

朱琳渼心中搖頭,加俸、減稅以及軍隊改製和宣教府招員這幾件事都是他穩定大明根基的重要舉措。

這幾項政策針對的便是官員、農民、士子和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