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約翰.本特(1 / 2)

朱琳渼聞言也是滿意點頭,他記得在萬曆年間,縱使風調雨順的情況下,江西年產口糧也不過一千四百萬石左右。

而眼下這一季的土豆、番薯收成還隻是統計了一部分而已,估計全部產量都計入之後,差不多能達到一年產量總量的一成以上。

一成聽起來不多,但這可基本都是計劃外收成。

江西栽種土豆、番薯並未占用原有的耕地,大多種在沙地、坡地之上,而且由於還有不少百姓對這兩種作物不夠信任,故而播種量並不算大。

即使如此,在短短四五個月的時間內,江西就“憑空”多收了一成糧食。朱琳渼很清楚,等有更多農戶開始種植土豆、番薯,再墾出更多不適於種稻米的“爛地”,每年兩季的收成至少能使糧食產量提高五成以上!

等到百姓們對土豆、番薯的接受度提高,開始在良田上種植這兩種作物,產量翻番不成問題。

在明末這個農業時代,誰手裏掌握了糧食,誰就基本上擁有了下!

可以,如果不計較傷亡和時間消耗,僅憑這“恐怖”的糧食產量,朱琳渼就有把握將建虜耗死。當然,除非是萬不得已之時,否則他也絕不會選用這種下策來光複大明的。

張滄海繼續道:“此番豐收令贛地百姓驚喜不,各處都是打聽買種之人,番薯種塊價錢已翻了兩倍多,土豆更是已漲至先前的四倍!下官估摸著,今秋這兩樣東西當能播種十萬傾往上。”

十萬傾就是一千萬畝,江西所有耕地麵積不過四千萬畝上下,足可見百姓對土豆、番薯的接受程度。

朱琳渼卻聞言卻有些皺眉,“種十萬傾的話,僅售賣種塊便是一筆不的款項,卻絕不可令其價錢飛漲,滅了百姓的心勁兒。”

他轉對楊廷麟道:“令平價司於江西各地設點公賣種塊,我會讓錦衣衛從旁輔助,但有囤積居奇的奸商定要嚴懲不貸!”

楊廷麟忙道:“下官遵命。”

“還有,我前一陣令戶部運糧輸往雲南,既然土豆、番薯豐收,那便盡量運這兩樣東西去,令滇地也盡快熟悉它們。”

“下官遵命。”

張滄海卻似仍未盡興,又道:“殿下,另有福京、廣東兩地的土豆、番薯雖種得較晚,卻也將至成熟,尤其是閩南等地,播種甚多,下官估算或可打糧二百萬石以上。隻是今年怕是來不及兩熟了。

“至於廣西那邊,眼下才剛種上不久,且因種塊不足,卻並未播種太多。但下官保證,來年定使滇黔桂各地廣種十萬傾以上。”

朱琳渼讚了這位“土豆大使”一番,又叮囑道:“張大人推廣土豆、番薯期間,還要將水利跟上,莫要怕花銀子。”

“下官謹記。”

楊廷麟見耕種之事告一段落,一旁揖道:“殿下,時下江南大定,便多有先前流離失所之人返鄉,更兼江北不堪建虜撻虐的百姓蜂擁南下,僅上月便有十餘萬人自九江、衢州來投。另還有不少人入歸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