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戰忽工程(1 / 2)

“你倒是站著話不腰疼,”黃鼎等楊承祖馳到近前,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攤手道,“月初時我人馬還在桐廬一帶追剿明軍,之後都堂大人要取平湖,我便疾行四百多裏跑去攻城。

“結果城磚都沒打下來幾塊,又要我去嘉定堵截南軍退路。我也是不二話,營盤都沒收拾,當就率軍北上。

“這才剛走到鬆江,又急調我回防南京。我大軍這近一個月工夫,幾乎急行軍,走了近千裏,腿都跑細了。

“你這優哉遊哉地才從湖州那邊而來,自然要比我速度快些。”

“看你的,我不也被從富陽調去常州,到了湖州才又領命折向江寧嗎?沿途總有五百多裏了。”楊承祖苦笑道,“不過要起來最慘的還是張祿部。他從杭州出發,日行四十多裏,好容易趕到了無錫,正盼著能取些戰功,卻連南人的影兒都沒見一個。這不也得馬不停蹄地趕去江寧嗎,算來他可跑了千二百多裏了。”

為顯示與大明的不同,清廷去年已將南京改名為江寧,隻是就連南方的虜軍軍官自己都時常忘記,仍稱南京。

“這南軍還真是邪門,”黃鼎皺眉搖頭,“平湖城中有大炮近四十門,兵馬怎麼也得有萬餘。這一不留神的工夫,他又有三四萬人出現在南……江寧附近。不是南明主力不過三萬,這些人都哪兒搞來的?”

他向楊承祖旁邊湊了湊,壓低聲音道:“我,都堂大人不會是中了朱琳渼的計吧?”

“絕無可能,”後者一甩手,斜睨他道,“你沒聽嗎?明軍在幕府山上光是六丈多高的碉樓就造了十幾座!燕子磯、雨花台等處也是急築起炮台、碉樓之類。

“此外,江寧東北側的幾個城門外都壘起比城牆還高的土牆,四周以箭樓拱衛。後麵則是綿延數裏的營寨。

“眼下明軍每日以重炮轟城不絕,城門外的那些土壘上還架了上百門大炮,應是在等待時機齊轟江寧。南人這是打定了主意要在江寧城下拚個魚死網破!”

黃鼎聞言便是一驚,“難道這數萬明軍偷襲江寧屬實?還大修土壘、碉樓,兼運去上百門大炮?!”他隨即想起了什麼,急道,“前番盧世揚帶了江寧守軍去江陰阻敵,城中此時僅剩不到一萬守軍,難怪都堂大人急調諸路人馬北上增援,原來江寧形勢已危如累卵……”

“這倒也未必。”楊承祖搖頭道,“南人雖是尋了江寧空虛之際前往偷襲,然江寧城牆固若金湯,城中守軍雖不多,不過旦夕之間也絕難攻破。

“我看都堂大人之意,定是欲將計就計,趁明軍急於攻城之際,使大軍突然返回江寧,對其前後夾擊,則南軍必破!”

黃鼎思忖著點了點頭,“這麼,我們還得加快行軍才行。否則被張祿那群惡狗先回到江寧,我們怕是連渣都吃不上了。”

“正是如此。”

……

色已經漸暗,但南京城外的幕府山上仍是一片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