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王曾自立朝廷,浙江那可是擁有一整套朝廷的班底的,可以獨立運轉。
朱琳渼調他們來南京就是作為情況最壞時的備份,大不了全部換浙係,朝廷一樣跨不了。隻不過如果這些人上位,難免魯王會有別的心思,故而非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動用他們的。
……
應府府衙的正廳。
以黃道周為首的朝臣們按品階齊立兩側,皆是“滿臉期待”地望著輔政王殿下。
朱琳渼默點了遍人頭,除了宣部太忙並未在列——作為他一手建立的心腹部門,今也沒有來的必要——泰征朝權力最大的朝臣都在他麵前了。
他清了清嗓子,“咳,這舊都初複,事情比較多,我們就直入正題。”他環視眾人,高聲道,“遷都一事刻不容緩,讓大家來,就是商議遷都詳情。”
眾臣聞言不禁都是一愣,不是“好了”遷都時日未定,這怎麼又變成刻不容緩了?還要商議詳情?
十多人相互對視一眼,禮部侍郎陳洪謐作為“代表”站出來揖道:“殿下,這遷都乃是大事,其中尚有諸多難題未決,諸如這……”
朱琳渼笑著打斷他道:“大家呈上來的奏疏我都看了,這遷都的障礙無需陳大人贅述。我這裏便具體對策。”
他先望向楊廷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府庫空虛,楊閣部那邊確實為難。不過我這裏尚有近七十萬兩,應足夠遷都之事啟動所用了。”
諸臣聞言皆是大吃一驚,七十萬兩!輔政王哪裏來的這麼多銀子?!
他們哪裏知道,北伐南京還未開始之前,朱琳渼便通過向蔡士英出售高價奢侈品賺得盆滿缽滿!
當時建虜急著要拆精鋼製造火銃彈簧,故而付款十分利索,僅有最後一筆一萬多兩因為錢塘附近變成戰場而至今未付外,已有超過五十萬兩白銀經過“劉掌櫃”落入朱琳渼手中。
除了這筆錢外,明軍北伐大數次戰鬥繳獲的錢糧物資等一共賣了十多萬兩,大軍攻入南京之後,城中商賈、富紳又捐贈了十四萬兩。
曾櫻聞言忙道:“殿下,遷都之事前後最少也得近三百萬兩花費,這其後怕是難以為繼啊。”
“我算過了,”朱琳渼擺手道,“這其中最耗費銀兩的當屬修繕紫禁城了,若暫時僅修北殿和午門一塊,有三十萬兩足夠。”
“這,”曾櫻又道,“紫禁城代表皇家威儀,也是朝廷的顏麵,下官嚐聞宮禁已被虜賊搞得亂七八糟。要是不妥善修複,恐……”
“無妨,麵子工程嘛,”朱琳渼笑道,“四麵圍牆修好,朝臣們有地方朝會,誰能看到紫禁城裏具體如何?要起來,我這兒還籌劃著搞個‘紫禁城廣場’,屆時朝廷定會臉上有光的。
“這樣一來遷都事宜有個一百三四十萬兩銀足矣,整個遷都過程少也得一年,其後自有各地稅賦供應。”
如今大明最富庶的江浙已經光複,一年稅收盈餘六七十萬兩不在話下,眾臣當下再難在錢的方麵找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