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你在南京也有這麼多事情做。”朱琳渼饒有興趣地望著木芷晴道,“罐頭、算學……對了,前向一直忙著遷都,隻聽你罐頭廠建成了,卻還不知詳情如何。”
木芷晴用手帕沾了沾嘴角,微笑道:“這罐頭廠對舟山百姓幫助極大。以前由於島上過於貧苦,大家眼睜睜看著海裏魚蝦成群,卻因無船無網,隻能在淺灘摸幾尾魚而已。
“如今由罐頭廠出銀子購置了大批漁具,賃給當地百姓使用,隻需分些捕到的魚便可抵租錢,百姓們無不爭先下海。我離開舟山時,罐頭廠已備下漁船三百二十多條,網八百餘張,島上百姓僅靠捕魚已能自給自足。
“罐頭廠每出產罐頭四千多瓶,所需魚肉幾乎不用花錢。而百姓們捕魚多了還會賣給罐頭廠,每日少都有兩三千斤。隻是現下每日僅能售出四千來瓶罐頭,故而多的魚肉都運去了寧波賤賣。”
“買船、網租給百姓使用,”朱琳渼誇讚道,“既解決了島上民生,還令罐頭廠有了穩定的魚肉來源。也隻有我們芷晴能想出這麼精妙的點子來。”
木芷晴被他誇得有些不好意思,忙道:“隻是殿下給我的那三萬兩銀子大都變成了漁船漁網,卻一點兒沒省下。”
“這是長期投資,值得。”朱琳渼又道,“隻是每僅能賣出四千瓶,還是有些少啊。”
“這還是用了殿下所的‘瓷瓶’回收之法,否則怕數百瓶都難賣掉。”木芷晴道,“實則拋去瓷瓶價格,吃罐頭比直接買附近魚肉要便宜,隻是百姓們對此物還不熟悉。於是我近來便帶人在城中飯館酒樓發送些罐頭並不收錢,盼著他們覺得好了能大量購買。”
這一瓶罐頭當中,有九成多的成本都在瓷瓶上。故而朱琳渼想到了後世回收啤酒瓶的方法來,賣罐頭回收罐頭瓶,算下來一瓶魚肉隻需不到十文。即便如此,由於舟山的魚肉成本極低,刨去運費還有略有賺頭的。
朱琳渼隨即道:“拓寬銷路這種體力活怎能讓我們芷晴去做?我先前倒是忘了,回頭我吩咐洪思一聲,讓宣教們給罐頭做做廣告,保證銷量會成倍提高。”
“那可太好了,”木芷晴喜道,“我還籌劃著往後將罐頭賣去桂、黔、滇等地,那邊魚肉可不似江浙這般常見。”
“對,魚肉可是極有營養的,對強健大明百姓體魄大有裨益。這事兒我得交待給戶部,讓他們派些人手幫你。”朱琳渼又問道,“你方才還在哪裏教授算學來著?”
木芷晴點頭笑道:“先前芷晴聽殿下籌劃大明的工業化,如此百年之大變革,我也想幫著殿下盡一點兒力。
“這工業化之基礎還在於人,在於格致之學。恰逢南京格致學府開課,芷晴便厚顏在那兒兼了份算學課程,專授各類方程解法。”
木芷晴曾隨宋應星學過西學,在格致學府教教書倒是意思。朱琳渼感歎,隻是這女性做教師在大明卻不多見,大概也隻有她這般納西族女子才能開此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