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渼雖已決定棄用黃道周,但對他的辭表卻並未批示,隻讓人召楊廷麟來覲見。畢竟黃道周也是三朝老臣,又一直對朝廷忠心耿耿,為官亦甚為清廉,故而麵子還是要給他留的,起碼依例請辭三次再準吧。
僅過了不到半個時辰,楊廷麟便隨馬文晟匆匆進了養心殿前殿。他心知新朝初始,召自己入宮定有要事,是以來的極快。
“臣,拜見吾皇萬歲。”
朱琳渼對“萬歲”這個稱呼還有些不太適應,反應了一下,才忙抬手道:“啊,楊閣部請起。”
隨後他又取出黃道周的辭表,示意道:“你看看這個。”
楊廷麟從馬文晟手中接過奏疏,打開快速看了一遍。他雖對此已有些預料,但絕沒有想到會如此之快,立刻跪伏驚呼,“這萬萬不可!黃閣老乃是三朝重臣,一直主持內閣,頗有政績,朝廷離開他恐怕……”
朱琳渼搖頭打斷了他,“我已決定準奏了。”
楊廷麟便是一愣,心我們這位新君真是行事果決,這內閣首輔剛請辭一遍就準奏免職了?!遂又想起自己前日勸進,也是“一次通過”,心中這才釋然。
朱琳渼就是要親做表率,以改變大明朝堂那種拖遝、形式主義的風氣。他沒等楊廷麟勸諫,又接道:“黃大人年歲也大了,我準備封他為忠毅伯,使他風光告老,頤養年。不過聖旨還要過一陣才會頒下。
“往後內閣之事便交由楊閣部主持,還望楊閣部恪盡職守,以報國家。”
楊廷麟一怔,隨即心中大喜,內閣首輔!這是為人臣者能做到的極致!自己從江西抗虜之時起,便認準陳王殿下乃是人中龍鳳,故而數次政治抉擇都堅定地力挺他,今日終得回報!
他卻再次拜伏於地,“臣何德何能,怎敢承此重任……”
“楊閣部不必自謙,這首輔之職非你莫屬。起來話吧。”朱琳渼示意他起身,繼續道,“此外,朱繼祚等幾名升了榮職的朝臣便不再任大學士了。不過即使除過他們幾人,如今內閣仍是冗員過多。”
由於隆武朝時皇帝沒錢沒兵,手裏僅剩下封官的權力,於是朱聿鍵為了籠絡朝臣,便無節製地給人升官、封爵,導致隆武朝光是內閣大學士就足有二十三名之多!
即便到了現在,朝中內閣仍有十六人之多,就連四川總督王應熊都掛了武英殿大學士的名頭。不過實際參與管理朝政的不過七八人而已。
“聖上的意思是?”
“我打算施行內閣分級製。”朱琳渼開始了他削減官員冗餘的“第一刀”,“設文華殿大學士七名,參與票擬,餘者僅留議政資格。”
“皇上英明!”
內閣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審閱奏章,進行票擬建議,這就相當於將內閣大學士減到了六人。而內閣人數越少,便越能減少權力分散的情況,對此楊廷麟自是舉雙手支持。
“至於這文華殿大學士人選,”朱琳渼道,“便暫由七部尚書擔任。至於兵部暫無主管,以及黃閣老卸任之後又缺吏部尚書……這兩席便暫缺吧,待日後有合適人選再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