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渼道:“楊閣部可先派人往崇陽修建唐王府,不可輕怠。也等湖廣局勢再安穩些,才好使老太後和唐王入楚。”
楊廷麟抬眼看他神色不似作偽,有些猶豫道:“陛下,有句話,臣不知是否當講。”
“楊閣部盡管直。”
楊廷麟目視腳尖,低聲道:“陛下,待唐王成年,若為有心者所用,恐怕……臣以為,應留唐王在京為宜。便是要放唐王就藩,老太後也不可出宮……”
朱琳渼笑道:“你是要我設‘南宮’啊?”
當年土木堡事變,英宗朱祁鎮被俘,代宗朱祁鈺繼位。也先為使大明內亂,便放朱祁鎮返回北京,而朱祁鈺擔心哥哥謀奪自己剛到手的皇位,便將其囚禁在紫禁城南宮。
楊廷麟慌忙要跪,連稱,“臣不敢。”
要知道,英宗雖被關在南宮七年,但最後仍是成功複辟,廢了代宗。
朱琳渼將他扶住,“我知道楊閣部是為朝廷穩定慮,不過我相信唐王。楊閣部隻管照做便是。”
實則朱琳渼已決定要逐步廢止藩王護軍了,往後藩王的安全都是由當地警察負責,靖難的情況基本不可能複現。
此外,如今弘光帝和潞王都還在滿清手裏,若多爾袞突然放他們回來,二人看到安穩度日的朱琳源,才有可能放心做個藩王。否則在紫禁城裏關三個“前皇帝”豈不成了笑話。
朱琳渼有充足的自信能帶領大明實現繁榮盛世。沒有生活無落的百姓可以煽動,加上錦衣衛從旁監視,藩王們根本沒有搞事情的可能。
楊廷麟見他態度堅決,隻得應道:“臣,遵旨。”
“對了,楊閣部既來了,那便正好吩咐你些事情。”朱琳渼將一封密報遞給他,“眼下萬元吉已控製了武昌,翟式耜與楊展正圍攻長沙。湖廣亂軍僅剩王進才的萬餘人逃往寶慶府,秦佐明部已緊追而去,當很快便能平定。”
楊廷麟大驚,“半月前亂軍還氣焰甚囂……竟如此快便被剿滅!”要兵部保密工作做得確實不錯,文臣至今還都以為湖廣戰事吃緊。
朱琳渼微笑道:“我若告訴你,湖廣始終在朝廷掌控之中呢?”
楊廷麟一愣,立刻便回過味來,躬身歎道:“陛下運籌帷幄,下之福!”
“多鐸陳兵北岸,大戰一觸即發。楊閣部回去之後要早做準備,待戰事一起,便立即傳揚湖廣大捷,我軍民士氣必定大振。”
“是。”
“還有,你把湖廣六品及以上官員給我捋一遍,所有跟何騰蛟有關聯的一律裁撤。再擬個補缺的名單給我。”
“是。”楊廷麟應了一聲,眼皮卻是猛跳了跳。湖廣上下哪兒有和何騰蛟沒關係的,這豈非要將整個湖廣官員替換一遍?!我們這位子還真是大手筆啊!
對此朱琳渼是有自己想法的。湖廣被何騰蛟藩據已久,日後此地官員很容易抱團結黨,趁著現在朝廷有大軍在湖廣鎮著,快刀斬亂麻,才能將危害壓到最低,盡早實現湖廣政令暢通。
“讓張滄海也盡快趕赴武昌,一定要在春耕之前準備好土豆、番薯種子,在湖廣全境鋪開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