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在一處鬼子駐地蹲守了一個多時,卻失望的發現,他們換崗時都是派一個人進入房屋中叫下一崗,其他人依然堅守崗位,等到接崗的人出來後,他們才進去。
而鬼子的換崗時間應該是兩時一次,這其間也有憲兵巡邏隊經過,卻是一個隊的人,雖然高鵬因此聽到了鬼子今晚的口令,但並沒有什麼用。
現在已經不是他與李教官兩人行動,而是有這麼多人,況且他們身上都是中國軍服,還沒有頭盔,就算要冒充鬼子都做不到。
最重要的是,他現在是李教官,基於某些盤算,高鵬不打算讓其他人知道自己懂外語的事。
在街上轉了大半夜,高鵬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動手時機,直到他們轉到一處特殊地點後,高鵬終於決定,另辟蹊徑。
原來高鵬他們無意間靠近了秦淮河,而他們東轉西轉,竟然轉到了“烏衣巷”。
烏衣巷是晉代王謝兩家豪門大族的宅第所在,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
所謂王謝兩家,指的是書法大家王羲之與山水詩派鼻祖謝靈運兩家。
正因如此,這裏的建築風格比較複古,而這樣的建築風格,卻給了高鵬他們行動的便利。
“一會兒我們繞過正門的崗哨,從後麵用人梯上樓,從樓上殺下來,無論裏麵有多少鬼子,咱們全部以抹脖子的方式幹掉他們。”
“記住,這一戰的關鍵,在於不能搞出任何動靜,行動的時候注意不要遮擋月光,免得光線變化,讓鬼子驚醒。”
“如果這裏駐紮的是一個分隊,表示裏麵還有七個,咱們一人一個,如果是隊,咱們就分開動手,明白嗎?”
“明白。”
“好,一會兒鐵柱你做人梯,我們全部上去後,你到正門口隱蔽,我們會等待鬼子換崗,趁鬼子進去叫崗的時候一個個幹掉他們。”
高鵬安排好作戰計劃,帶隊往烏衣巷後巷潛去,他們將目標鎖定在了一棟後麵有陽台的建築上。
地麵到二樓陽台的距離在三到四米之間,魏鐵柱自己就一米九幾,另一個人隻需站在他的肩上,手完全能夠到二樓護欄。
毫無疑問,第一個上的自然是高鵬,魏鐵柱先蹲在地上,高鵬踩上了他的肩膀,彎下腰扶住魏鐵柱的頭以穩定身形,魏鐵柱立刻以雙手牢牢握緊高鵬的腿,並慢慢站了起來。
待得魏鐵柱站穩後,高鵬緩緩站直身子,手一伸便扒住二樓護欄邊沿,魏鐵柱放開高鵬的腿,高鵬一個引體向上,腿一搭,就上了二樓。
第二個上的是王懷寶,可以看出,這子的身手也不弱,同樣順利上了二樓,沒弄出任何聲響。
有兩人上去接應,後麵的人就更加容易了一些,高鵬與王懷寶一人伸出一隻手,抓出後麵之人的手直接將人提了上來。
待除魏鐵柱外的其他六個人全部上來,高鵬對魏鐵柱打了個手勢,魏鐵柱點點頭,往前門方向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