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看到了楷書的店牌,她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倒不是她不喜歡西漢之前,而是她終於又縮了一點範圍。
終於看到了一個熟悉的字,書鋪。她沒有下車,因為用不著。
曆史上真正的紙質印刷書籍,據考是從五代十國時開始的,而形成規模是宋朝。真的大規模的活字印刷在明朝。
此時辛鯤遠遠的看著那些藍色函套書堆在那兒,她對朝代的範圍再一次的縮。宋後清前,雖也有好幾百年,不過,好幾百年,也比幾千年強不是。
辛鯤現在覺得滿意多了!
“現在書貴嗎?”辛鯤再接再厲。
“不算貴,你要的話,我讓人送家去。”辛爺忙道,她其實想的是,就算是貴,她也想給孫女兒買。
“不用!”辛鯤搖頭,她更高興了,明之前可都是雕版,到了明末才有的活字印刷術,使書籍的價格一下子就降了下來,成了眾多讀書人的福音。現在,她覺得自己很可能就有明末了,她感動到要流淚了。
“鯤兒?”辛爺忙拍了孫女一下。
“沒事,爺爺,我們好像要到了。”她笑眯眯的看到了一個大大的衙門式的建築。
“唉,到了!”老頭輕拍了前麵趕車的工一下,工在衙門不遠處的地方停了下來。
辛爺把辛鯤拉了下來,辛鯤沒問為什麼,她知道老爺子的意思,一個匠戶怎麼敢坐車到衙門口。
她扶著老爺子慢慢的走到了衙門口,到縣衙門口,辛爺現在就跟之前那個挺直的腰杆的老人不同了。
“劉哥,敢問洪主簿可在衙內。”辛爺笑著跟衙役打了一個招呼,客氣的一拱手。
“老辛頭,你怎麼有空來,刀都打好了?”那姓劉的衙役看來跟老爺子很熟,忙道。
“是啊,是啊。過來問問洪主簿,交貨的日期,順便辦點事兒。”
“你來還能有事兒?”那劉衙役一臉的笑意。
“就是為了這個臭子。”辛爺拉出了辛鯤。辛鯤忙對這位衙役一揖,閻王好見,鬼難纏的道理她是知道的。
“這是……”劉差役看到個年輕的後生這麼一揖,還有點不適應,忙看向了老爺子。
“哦,這是老朽的孫子,之前老朽之子媳遇難,孫子得以逃脫,終被找回。”辛爺忙笑了一下。
“恭喜、恭喜,這個人還是得進去通報一二。”劉差役忙跟老爺子一揖,忙進去通報了。
縣衙裏,縣太爺蔡關和主簿洪尹正在內堂裏議著事。
“這回旱災看來是不可逆轉了,太爺得向朝廷上報了。”洪尹是老主簿了,此時他一臉的焦慮。
“若真的是大災,現在跟朝廷怎麼,河府大旱,預計秋收顆粒無收。”蔡關輕笑了一下,輕輕的搖了搖頭。
他是很年輕,還是上屆狀元郎,但能在這兒做縣令,可不是因為他是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