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蛋看似簡單,但要做到老少皆宜、吃了一個不過癮的程度,還是有些技巧的。
就拿烹煮的時間來,大多數人偏愛久煮,支起一個煤爐子將雞蛋放在上麵慢慢熬,這樣一來茶葉蛋往往越煮越鹹,漸漸地也就不再那麼美味。
關於茶葉蛋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書中記載道:“雞蛋百個,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如蛋五十個,隻用五錢鹽,照數加減,可做點心。”
那個年代幾乎沒有鍾表,多以敬香為時,一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敬一炷香,所以袁牧所的“兩支香”,即為四個時。
我們總認為古人是愚笨的,但有時候你又不得不承認,“老祖宗”這三個字也不是白叫的。李亞東曾經就為此特地做過實驗,將二十四隻雞蛋用火溫煮,每隔一個時取出一隻,分別盛放,最後依次品嚐,發現煮了四個時的茶葉蛋鹹淡適中、口味最為香濃。
至於他為什麼會做這個,也是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上輩子他就是靠餐飲業起家,後來有了兩家餐廳。
李亞東倒沒有一直霸占灶台,隻是將生雞蛋用白水煮熟,然後濾水顛碎,剛好蔡惠家有煤爐子,放入用紗布包好的茶葉,再重新加入清水後,就放在上麵煮。真要占著灶台四個時,肯定要耽誤人家做飯,那就不好意思了。
一口大鐵鍋在爐子上咕嚕嚕的煮著,張春喜看他三下五除二的放完鹽和醬油後就不再理會,一臉狐疑的問道:“這就好了?”
“好了,等著出鍋就行。”
“這不就是水煮蛋嘛,頂多有點鹽味,就這樣敢賣一毛七一個?”張春喜對此深表懷疑,感覺自己被坑了。
李亞東白了他一眼,懶得理會,跟這種思維固化的人講道理是行不通的,還是用事實話比較好。
不大會兒功夫,蔡惠的丈夫馮國慶回來了,脖子上還騎著一個穿開襠褲的毛孩。
“亮亮,來,讓表哥抱抱。”
毛孩剛開始還有點抗拒,不過被張春喜逗了一會兒後,就直接將他爸媽無視了,成了表哥屁股後麵的跟班。
等到中午的時候,蔡惠燒了一大鍋飯,自然少不了張春喜和李亞東的,張春喜倒是沒啥感覺,可李亞東就有些不太自在。
這是他之前欠缺考慮的事情,他想的是長遠生意,今這一頓飯還好,仗著張春喜的臉皮蹭一回,可如果接下來的一兩個月在人家蹭飯,那就成了耍流氓。
四個人坐在院子裏的一顆沒有剪枝的桔子樹下吃飯,亮亮在一旁的空地上玩弄著自己的鐵皮跳蛙,李亞東斟酌了一下後,道:“那個……姨夫,姨,往後我倆肯定還要打擾一段時間,中午也沒地方吃飯,要不就在你們家蹭個火,一每人給三毛錢。”
“這孩子,什麼呢,姨家裏還能差你倆一口吃的?”一聽這話後,蔡惠放下筷子,板起臉來。
倒是一旁的馮國慶看了媳婦一眼,沒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