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被調回了內閣,直接成為內閣成員。
章羽的國庫裏麵有大量的錢,這些錢放在倉庫裏麵就是一堆沒用的東西。
章羽又準備花錢了。
數億的銀幣放在裏麵,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如今京滬已經修了四百多裏,非常好用。
章羽打算繼續修路。
這次章羽打算兩條路一起修。
一條直接從京城修到遼東,鏈接幽州的幾個城池。
如今,幽州的幾座城池都比較發達。
而另外一條則是長安到洛陽的路。
章羽這邊休養生息,然而有一幫人閑著開始琢磨其他事情來。
主要是兩件事情,第一就是要章羽立年號,章羽登基到現在都沒有年號,而很多人上書要章羽立年號。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章羽遷都。
一些人要在長安,一些人要在洛陽,還有在江東的南京。
這三個地方都有資格成為都城。
“幾百年的曆史證明,北平非常適合成為都城。”
章羽召來內閣成員。
他對內閣道:“最近一直有一種聲音,要朕建年號,還要遷都。”
內閣的人看章羽的樣子就知道章羽有其他想法,他們都不敢隨意答話。
果然章羽看了看他們之後道:“年號並不適合,或者可以年號跟另外一套計算你時間並用。”
“朕決定,從朕登基的時候開始,為公元1年,今後直接沿用,公元到公元千年之後,用年號實在不適合計算時間。”
章羽又道:“今後還有海外,全世界都用公元紀年,各種曆史記載也方便。年號,你們如果有需要也商量一個出來吧,但所有公文、檔案記錄,時間都必須是用公元紀年。”
幾個內閣相互看了看,這樣來,年號還有什麼用。
章羽直接用公元紀年,第一年還是從他登基開始算。
今後的人,不管是誰,都必須用公元紀年。
所有往來公文,曆史資料也都用公元紀年。
如此一來,要年號還有什麼用,不過這年號已經用了不知道多少年,到章羽這裏直接不用了。
不用就不用,也不是什麼大事。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有些不好了。
章羽又對內閣道:“朕打算都城就在這北平城定下來,不會遷都,長安、洛陽,也不會遷都南京。”
洛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在比較中間的位置,方便監察各方。
但是現在不同,章羽還有大量的海外部分,這海外直接跟上海南京等聯係方便,所有南京附近倒是也是適合的都城。
不過子守邊,北方的威脅現在減弱了,但是還是存在,都城就在北平,可以防禦北方的攻擊,也能兼顧對海外的掌控。
隻要勤修路,各地的聯係也很方便。
章羽將自己的理由給陳述了一遍,然後道:“朕很快就會明發聖旨,今後用公元紀年,同時定都北平。”
章羽服了內閣成員,其實他們也比較傾向去洛陽,比較那可以監控很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