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修行不是閉門造車,他就算這般盤算的好,真過起日子來,或是這事,或是那意外的,自是不能如意。
想到此處,李德歡喜興奮中,也頗為糾結,不過,跟踏入超凡之路,開始修行比起來,其餘的困難,那就不是困難,困難,不就是讓人拿來克服的嘛!
修為才是根本,李德心中已有規劃,在煉成九道真氣前,並無力去做他事,他便準備安心呆在山峰中修行。
日出時,采煉大日紫氣,彌補真氣種子,開辟氣海丹田的損耗。日出後,返回院內,誦讀玄門經典,領悟玄門真意,此為早課。早課後,便是修真煉法,凝練自家真氣,下午,便是學習禁法,符篆等修行知識。
其實那早課,並非修行所必須,隻是李德看的太多,覺得書中所言,修行玄門功法,若不熟讀玄門經典,必不能參悟透其中的真意,不能修煉到極深的境界,他自家極為認同這等觀點,便將誦讀玄門經典,列為自家的日常修行功課之一。
列好了計劃,李德自山頂下來,回了自己的院,雖然山頂出僻靜,日出時采煉大日紫氣極為便捷,但是這乃是洞虛宮之中,這一座山峰中有陣法束縛靈氣,將大多數靈氣都束縛起來,彙集到自己這一脈的那處大院之內。李德的院中,也有單獨的靜室,靜室內有陣法調控,可釋放被大陣束縛的靈氣,以滿足修行所需。
李德之所以跑到山上,全是為了那大日紫氣,故而,他采煉完了大日紫氣,便返回院中,在靜室中修行,可加快自家的修行速度。
玄門典籍,並不廣傳,雖不是修行之聖法,但是各個玄門一道的宗門,卻是都視若珍寶,非本門弟子不傳。故此,洞虛宮雖是玄門外傳,卻也隻有千分之一左右的道藏傳承。
這道藏,乃是玄門基礎典籍,共計十二萬九千六百冊,包羅萬象,幾乎涵蓋玄門的所有道義。除去那些玄門聖地有完整的道藏外,其餘玄門一道的宗門,都不完整,如洞虛宮,隻有一百多冊傳承。
李德在靜室之中,取出一冊道藏,認真誦讀,並做好筆記,凡是其中不明白之處,盡數記錄下來,一冊道藏不過萬餘字,李德讀了一個時辰也才讀了十分之一,蓋世因為,其中不明之處太多,跟那冊道藏一般厚的冊子,被他寫了半冊子還多。
他每日給自己規劃,便是讀一個時辰的道藏,讀完道藏,便操控靜室中的陣法機關,釋放靈氣。
雖然整個山峰的大部分靈氣都被陣法束縛,但是整個山峰中,還是彌漫著一定濃度的靈氣,若不釋放靈氣,他吞吐一口,隻有十絲靈氣進入體內,若是將陣法機關放開一成,他吞吐一口,便有二十絲靈氣,乃是一倍差距。
以他此時的修為,一倍的靈氣濃度,已然足夠!
整個洞虛宮,除去掌教一脈,其餘幾脈的山峰,靈脈差不多,蘊含的靈氣差不多,但是鬥戰一脈人數最少,加上李德的幾個師兄師姐外出,不在山內,因而,這陣法束縛的靈氣才這般濃鬱。
若是別的山峰,縱然是將陣法機關全部開啟,靜室內的靈氣濃度,也才是外界的四五倍而已。這就給了李德一個,拉近跟別人修行差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