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不知道城裏的情況,張大千拿著地圖在翻譯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大片適合建設廠房的地方,不過沿途道路實在是太差了,泥土到四輪馬車都不太平穩,下雨道路會會直接成為一團漿糊。
見到這種情況,元善很無奈,想要建設還是需要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建設,無疑建設時間將會無限製的延長至少三年以上。
坐在馬車上開始思考著,一旁的張大千見到元善心情不是很好,便問道:“藍國公,你沒事吧。”
“沒事,就是在想如何讓高麗州快速發展起來。”元善道。
張大千看到元善如此投入都被他這種敬業的精神感動了。
實際上想要快速發展高麗州的方法很多,將商人們全都拉過來投資,使用廉價勞動力,被商人們剝削,可是現在的情況是高麗州的百姓並不配合這倒是一個問題,語言不通會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元善回到卑沙城,結果聽到手下人反應宣傳的效果並不明顯,無奈隻能咱們放棄,因為在敲門的時候高麗州的人有著明顯的抵抗之意。
“掛橫幅吧。”元善道。
“就算沒有人識字,那就配上翻譯在他們路過的時候進行宣傳,先這樣吧,事情總不可能這麼僵持下去,還有將政令發布下去,若是實在不行就強製推行下去。”元善道。
“藍國公,這樣不好吧,才剛剛平定戰事,切勿衝動啊。”張大千提醒道。
“我隻是針對拒不配合的人來,反正現在高麗州都是唐國的了,咱們隻要不亂來就行,注意分寸就行了。”元善道。
張大千立即答應下來。
很快高麗州的縣城之內全都掛起了條幅,政令推行,經濟建設,分配大量人員開始出去宣傳。
剩下的人全都在負責建設窯廠上麵。
新羅來的人剛到高麗州的時候還不是很適應,因為之前兩國之間矛盾戰事不斷,如今的變化實在太快,他們都有些無法適應。
在翻譯的解釋下他們的情緒才算穩定下來,五千人從新羅乘著滄州號到了卑沙城港口,跟他們想象的不同,港口一片空曠,倉庫建設的都是規規矩矩。
他們下船之後很快被分成了組,每個組都有一名組長,經發部的人將人帶走。
目前條件有限他們隻能使用簡易帳篷,還好帳篷充足,居住條件在經發部的人眼中勉強達到標準,接著每個人都發放了新的工作服裝,木桶,還有香皂與衛生紙等生活用品。
元善回到卑沙城之後就跟著張大千出來看這些勞動者,港口上的侍衛們一個個麵色嚴肅,一大群穿著統一製服的人,一起抱著個木盆,裏麵放著換洗的衣服,生活用品。
他們眼神中充滿了沉寂,冷漠,好奇,這畫麵簡直不要讓人誤會。
元善有些哭笑不得,這怎麼搞的跟監獄風雲一樣,但是誰讓事情就是那麼的巧合,不過這倒是讓他覺得挺有意思的,要是再剃個同意的平頭就更有意思了,不過這個事情他隻能在心裏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