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都被元善這每年三百人的名額給震住了,這麼多人要多少人去教啊,以現在醫館的大夫很可能不夠用。
這是孫思邈考慮的,這些對元善來都不是事兒,想要從培養這些人那就要從識文斷字來進行培養,理論知識就要從“背”開始,填鴨式教育效率還是挺高的。
從開始培養醫學知識,再經過實踐來進行理論驗證,這絕對是一個最標準的教學體製,用五年的時間來培養人才就算花費再多的錢都不為過。
“從明開始就在藍田縣內招收學員,不問出身隻要符合條件的適齡孩子都可以來參加,男女不限要是特困生的話還可以給其家中每月一貫錢的補助。”這也讓農戶家的子女能夠有機會入學,不然家中失去勞動力的話農戶們是萬不能讓他們的孩子來讀書的。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希望接下來的工作諸位大夫們都忙起來,要當成重點工作來進行。”元善道。
醫館的會議直接讓元善給開成了招生會,接著醫館開始繼續運營,孫思邈每都待在醫學院內研究元善提供的那些醫學類書籍,實驗室的大夫們因為藥物分成的事情也是非常的積極,這不現在已經分成了接成藥實驗組,他們研製的新藥賣的越好提成越多。
之前都嚐到了甜頭後這些人可是很瘋狂的,每接診完畢之後就多道實驗室裏研究新藥,出於人道主義考慮試藥都是用老鼠,兔子等。
醫館是禁止直接給人直接用藥的,這也是元善遵守的底線,元善這段時間也提供了不不少的成藥,比如雲南白藥跌打酒等,都是治療外傷的藥品,因為這些東西都比較好製作,還研製出了應急急救包計劃。
現在醫館的醫療中心還沒有急診這一種法,但是搶先救治重傷者是醫館的規矩,但是作為醫生身上必備的工具和應急使用的藥品是必須的,這在每一個科室和醫館不同的位置上都擺放著這些東西,以方麵出現突發狀況隨時都可以使用這些東西。
下午元善在醫館巡視一圈後就去了,棉花商會,現在的棉花商會鄭奇基本上總是在這裏辦公,鄭家的一些生意他似乎都不怎麼過問了,一心全都鋪在棉花商會上麵,最近發展的非常好,成衣店的銷量也在提高。
因為棉布價格便宜,又投入了大量的珍妮織布機,這讓棉花廠的產量和速度都砸增加,鄭奇都將成衣的生意開到洛陽去了,在那邊這個“時尚”的市場還才剛剛起步,但是因為長安的的發展,現在有很多外州的商人也開始變換新的裝束,倒是給熱門帶來了新的視覺效果。
可惜鄭奇不知道元善家中的女工現在隻做衣服都用縫紉機,要知道有這種東西鄭奇肯定能給元善跪了,元善過來後鄭奇今還真的在這裏,於是元善就將訂購“校服”的事情了出來。
“大中號,先來三千套,衣服和褲子都要雙層不了的,而且在肘部,膝蓋處都要進行多縫合一層,大夫的白大褂同樣來三千套,還有套袖帽子,被褥等都要。”元善道。
“元會長,這真的是醫館的訂單麼,如此數量最快也要半個月的時間。”鄭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