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蝗蟲之事(2 / 2)

但是李世民新皇帝登基不就就出現自然災害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這讓他也不好接受,不過身為皇帝也不能眼看著大唐的莊稼都被蝗蟲給侵害,所謂“水則載舟,亦能覆舟”,雖然這句話是荀子最先的,但是李世民將百姓比作為水也能猜到李世民的治國理論。

東宮顯德殿,李世民猶豫了太子的奏折中提到了治理蝗蟲的辦法,這些其實都是元善的,其中包括蝗蟲的生長特性,還有針對的治理辦法,白驅趕,晚上在田間驅火燒之,蝗蟲見火就撲邊燒邊埋的辦法。

剛剛的朝議結束之後,李世民留下了親近的幾位大臣商量此事,見李世民坐在龍椅上不出聲音,下麵的人也不出聲。

“這蝗蟲之事無忌你怎麼看。”李世民問道。

現如今長孫無忌可是升官了,從中書令變成了右仆射,就是當朝宰相,所以李世民先問了他的意見。

“陛下現在還沒有定論,臣以為當舉辦祭祀為好。”長孫無忌道。

這種事情一般人都會被攬責任的,一旁的房玄齡也是這種想法,不過這時候杜如晦道:“陛下臣以為這樣不妥,百姓現在生活困苦這樣如果蝗蟲之事是真的那就不隻是百姓的損失更是我大唐朝廷的損失,臣以為應該早做防範減少損失這樣才能穩住民心。”

“陛下臣附議。”魏征跟著道。

隻是這一件又是一半一半,隻不過今這種情況房杜兩人的意見第一次出現不和,這倒是新鮮的事情。

“好了,這個事情你們先商量一下,此事明再議。”李世民道。

剛才這兩撥人完之後李世民就感覺頭疼,他也知道這關鍵的一步在於他,但是他現在就是如此糾結,隻能人無完人雖然是千古一帝但是也是會有煩惱的時候。

“陛下你這是什麼了,愁眉不展的讓親身幫陛下揉一揉。”大臣離開之後,長孫皇後過來道。

“觀音婢見到你朕覺得好像什麼煩惱都沒有了。”李世民道。

愛江山也愛美人,哪個皇帝不風流,李世民同樣如此,見到觀音婢過來他就將蝗蟲的事情先放下了不再去糾結。

“妾身能為陛下分擔煩惱就好了。”長孫皇後一邊幫著李世民捏著頭一邊安慰道。

長孫皇後人美聲甜關鍵是從來不主動過問政事,這是李世民最喜歡他的原因之一,不過李世民現在這個年紀並不是一味的沉溺在溫柔鄉中的男人,聽長孫皇後這麼一李世民便將蝗蟲的事情跟她了。

其實很多時候就算長孫皇後不問,李世民也會將一些事情與長孫皇後來聽的,這可能就是一種選擇上的習慣,如果自己無法選擇就聽聽親近之人的意見。

? ?希望讀者們能夠多多支持,求打賞,求收藏,推薦票,給幾張月票吧!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