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采購(1 / 2)

來自長安的商人們在與元善商議完大棚項目之後就開始行動了,將消息傳回長安的幾後富商們組織的車隊動了,浩浩蕩蕩的車隊猶如一條長龍從長安到洛陽方向趕來滄州。

馬車對規模之大都驚動了朝廷,隨著車隊而來的還有藍田縣將近五千人的施工隊,加上要求富商們利用馬車帶來的各種食物、材料,整支車隊的數量達到了兩千多輛,實際人數在八千人左右。

滄州刺史薑承望看著這次來滄州的車隊他的心裏很是激動而且久久不能夠平複下來,要誰見過這麼大規模的車隊,加上這些馬車都是那種四輪大馬車,馬匹數量就不下五千匹,這樣的場麵震驚的不僅僅是他還有滄州的百姓們。

滄州內的縣城早就張貼了告示,內容隻有一個就是招工人,待遇就是凡事出工的人都管三餐飯,每還有五文錢的工錢,這待遇在長安城現在都沒有這樣的待遇,人工費製造需要每付十文錢還需要考慮要不要幹,可是在滄州這個地方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管飽飯就很知足了。

何況每還有五文錢的工錢,這下各個鄉縣內的百姓們都紛紛聚集到臨海區,建材商會的施工隊的人數再次增加,一下子都快突破三萬人了,而那些來自漠南的突厥人現在已經在幹活了。

為了建造船廠,元善付出了兩百萬投資的份額來換取臨海區這個地區,但是後來製定大棚計劃之後滄州刺史薑承望就不得不在用一點手上的行政權力將臨海區附近的區域在此擴大,而且還有在滄州縣的幾個荒地拿出來用來建設素菜大棚。

雖然兩個區域並不是在一起但是這並不影響兩個項目的開展,商人們的動作非常的快車隊到達之後,元家的五千人施工隊則是開始帶著近一萬人的工人開始了建設,同一時間鐵匠工坊,木將工坊也在滄州縣內開始建設起來,為此元善將盧鐵匠和楊五都調派了過來。

就在商人們行動的時候,建材商會建造水泥窯廠完成消息傳遞給了元善,第二批運送過來的材料儲備在用完之前滄州水泥窯出產的水泥和磚頭就能夠用上了,這是一個好消息。

商人們的車隊返回長安的時候,元善也沒有客氣直接讓他們將晾曬好的綸布全都帶到了長安,還有一些商人跟元善商談了綸布的合作,很多馬車帶著貨物出發後沒有去長安而是直接奔著其它州府而去,這就是跟商人們談妥的綸布業務拓展項目,商人們出動他們的馬車作為代理,元家隻要為他們供貨就可以了。

素菜大棚剛剛建設的時候,商人們就收獲了第一筆來自綸布的錢。

元家的三進院子內現在已經成了商人們每都要來的地方,活脫脫將一個住宅變成了一個超大的辦公室,現在來的不僅僅是長安那些富商們,還有滄州本地的商人們每都會在元家的門口打聽一些消息,沒辦法誰讓他們這些人進不去呢。

元善坐在書房內眼前抬頭就能看到好幾個商人正在對他笑,那一副神情就像是眼前有一塊金子一樣,這讓元善感覺無語他甚至都有種懷疑,懷疑是不是這次滄州來的決定是錯誤的,臨海區好幾萬人工作進度非常的快,幾乎每都在變化這是很好的事情,也可以用花錢如流水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