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善的任命下來了,答應了杜如晦要做這個兵部尚書的,可是事情就是這樣總是充滿了變故,杜如晦辭去了兵部尚書的職位可是這個位置卻是被李世民留給了李靖。
而元善則是官複原職又成了尚書省仆射,隻是這次他依然還是帶領他組建的“六七八”品階組成的經發部,這對很多人都是一個驚喜,尤其是商人們則對元善又有了底氣。
聖旨剛剛半步的第二鄭奇和薛凱就來到了侯府談事情,書房內元善心情並不是太好因為除了要負責經發部之外竟然還讓他全權負責軍器監的事情,而且不知道是誰提議的竟然還給了他一些特權,北衙禁軍一個校級隊伍負責任由他調遣。
元善都不知道這兩百人的隊伍給他有什麼用,不夠用屁股想也知道跟軍器監沾邊的工作可都是需要保密的,而且也最怕泄露機密,雖然東突厥已經被米滅掉但是還有西突厥,吐蕃黨項等外族勢力都對大唐虎視眈眈,尤其是在打完這一仗之後大唐火氣曝光肯定會引起關注,所以除了軍器監的工匠們就剩下軍器監的官員們都是需要保護的對象。
鄭奇和薛凱兩人的到訪打斷了書房中元善的思考,剛進來的時候兩人都沒有出聲詢問,很怕打斷元善發呆的狀態,就這種突然發呆的事情整個長安基本上可能沒有人不知道的。
“你們兩人今怎麼來了,想好了麼。”元善回過神兒來問道。
“侯爺我們決定用糧食投資,不知道我們能占幾成。”薛凱問道。
“三方都各占兩成,剩下的一成歸朝廷,另外三層歸養殖廠。”元善道。
兩人思考了一番其實心裏早就有數,大概也能猜想他們占的分成比重,隻是他們沒有想到元善竟然讓養殖場分三成那麼多,不過具體要分到養殖戶身上其實也就一點點,隻是這一點點也足夠養殖戶們好好的生活的了。
於是藍河村養殖廠項目開始啟動,未來影響長安的最大養殖廠工程就這樣啟動了,藍河村的馬裏正為了這個事情已經奔走多日,還有郭守義這段時間幾乎隔一都要在藍河村巡視一番,隻是藍田縣還有其他的縣要管理不然恐怕他都要睡在藍河村了。
接下來豬圈建好後,一裏二裏就開始為藍河村輸送仔豬和成年的母豬,從一裏莊到藍河村運輸這些豬的時候一路上也是鬧的雞飛狗跳的,很多人都來幫忙和看熱鬧,藍田縣的百姓都是熱情滿滿的。
冬季將至成安的運輸車隊再次出現了緊張的狀態,而程知節和尉遲敬德也來了,他們之前出資籌建的那個車隊現在幾乎每都被爭搶著出活,以現在這種車隊缺乏的狀態程知節就跟尉遲敬德等人商量好要擴大車隊規模。
購買馬車所需要的零部件還是要靠元善的關係,這樣他們也想要以最低的價格進行購置,這點元善答應的非常幹脆甚至比市場價每套軸承還要低十貫,不是元善死要錢的毛病沒了,而是這次訂購的數量有些超乎想象,誰能想到這幾個將軍聯合起來搞車隊,三千套軸承就代表未來幾個月內會出現三千輛貨運馬車,這對於提高長安城運力是有著相當強的促進作用。